地名:迪口鎮 | 隸屬:建甌市 |
區劃代碼:350783104 | 代碼前6位:350783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閩H |
長途區號:0599 | 郵政編碼:353000 |
轄區面積:約373.1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04萬人 |
人口密度:約5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秦溪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秦溪社區,靠近河流“秦溪”,取用河流名字。…[詳細] |
迪口村 | ~201 | 鎮中心區 | 迪口村,原稱秦溪,后改為“沼口”,“沼”與“迪”諧音,改迪口。…[詳細] |
值源村 | ~202 | 村莊 | 值源村,土地肥沃、資源豐富。1950年為小橋二區值源鄉。1952年為迪口六區值源鄉。1958年為迪口公社值源大隊。1984年改今名。…[詳細] |
占村村 | ~203 | 村莊 | 占村村,詹氏開基建村,因“詹”與“占”諧音。…[詳細] |
下房村 | ~204 | 村莊 | 下房村,在分水村不遠的下方建村。1950年為小橋二區值源鄉下房村,1954年為迪口六區下房鄉,1958年屬迪口公社值源大隊,1960年成立迪口公社下房…[詳細] |
店村村 | ~205 | 村莊 | 店村村,村原設有許多商店。1950年屬小喬二區值源鄉,1954年屬迪口六區店村鄉,1958年為迪口公社店村大隊。1959年合并西坑大隊。1961年恢復…[詳細] |
西坑村 | ~206 | 村莊 | 西坑村,傳說江西人到此開基,因村邊有一深坑。…[詳細] |
龍北溪村 | ~207 | 村莊 | 龍北溪村,村后有一條山脈象龍,村前有一條小溪。…[詳細] |
鄭魏村 | ~208 | 村莊 | 鄭魏村,以鄭、魏姓氏開村。1952年為迪口六區鄭魏鄉。1958年屬迪口公社下莊大隊。1959年屬迪口公社龍北溪大隊。1960年設鄭魏大隊。1984改今…[詳細] |
大布林村 | ~209 | 村莊 | 大布林村,村座落在周圍都是樹林的地方。1976年從鄭魏大隊、下莊大隊劃出成立大布林大隊,屬迪口公社,1984年改為今名。…[詳細] |
霞莊村 | ~210 | 村莊 | 霞莊村,意指風景秀麗的村莊。1950年為南雅一區下莊鄉,1953年為迪口二區下莊鄉,1958年為迪口公社下莊大隊,1984年改下莊村,1992年改霞莊…[詳細] |
坑頭村 | ~211 | 村莊 | 坑頭村,明朝年間三村煉銀時坑頭為主。1950年屬小橋二區鄭魏鄉,1953年屬迪口六區鄭魏鄉,1958年屬迪口公社龍北溪大隊,1976年設迪口公社坑頭林…[詳細] |
霞溪村 | ~212 | 村莊 | 霞溪村,很早以前,村莊在一條小溪的上游,后遷到下游。…[詳細] |
可建村 | ~213 | 村莊 | 可建村,早年河南遷來何氏諸兄弟,看到此地資源豐富,條件好,有發展前途,可以在此建村定居。…[詳細] |
凌坑村 | ~214 | 村莊 | 凌坑村,村中有一條坑,周圍是一片樹林,取名林坑,方言“林”與“凌”諧音。…[詳細] |
中田村 | ~215 | 村莊 | 中田村,傳說原有上中下三村,居田中。1950年為小橋二區侖汲鄉,1956年為迪口六區中田鄉,1958年為迪口公社中田大隊,1984年改名今名。…[詳細] |
巖下村 | ~216 | 村莊 | 巖下村,村頭有座大巖石,村座落在巖石下。…[詳細] |
杉洋村 | ~217 | 村莊 | 杉洋村,很早以前,村北鼎立著三根杉木王,根深地茂,同其他杉木連成一片,猶如杉木海洋。…[詳細] |
地名由來:
迪口,原稱秦溪,后改為“沼口”,“沼”與“迪”方言諧音,改迪口。
基本介紹:
迪口鎮地處建甌市南部,距市區86公里。東與古田縣鳳都鎮接壤,南與延平區洋后鎮毗鄰,西與延平區南山鎮交界,北與小橋鎮百丈村相接。地處古田、南平、建甌三(縣)市結合部。迪口鎮轄17個行政村,100個自然村,162個村民小組,8322戶,32534人,其中農業人口31120人,非農業人口1411人,勞動力10577人,60歲以上勞動力1637個,中小學在校人數4144人,恢復高考后大中專人數481人。民族以漢族為主,另有畬族等少數民族。
迪口鎮山清水秀,峰巒疊嶂,自然條件優越。四季分明,溫暖濕潤,海拔高低懸殊,村與村之間氣候差異較大,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6.7攝氏度,最低氣溫
榮譽排行:
2024年6月,福建省第四批高級版綠盈鄉鎮名單公布,迪口鎮上榜。
2022年10月,福建省農業農村廳認定迪口鎮定為第二批福建省鄉村治理示范村鎮。
2021年12月,迪口鎮被確定為2021年度南平市“平安農機”示范鄉鎮。
文化旅游:
建甌迪口葡萄風情小鎮位于迪口鎮可建村曾段自然村,項目規劃占地面積150畝,投資1000萬元,建設有“小鎮入口印象區”、“旅游接待服務區”、“葡萄觀光采摘區”、“緩坡稻田漫步區”、“農耕集市商
建甌值慶橋位于建甌市迪口鎮黃村,始建于明弘治三年(1490年),距今已有520多年歷史,系全省保存完整最早的古廊橋之一,這座伸臂式木廊橋也是國內現存年代較早的梁式廊橋之一,在建造方式上沿用了
迪口梅嶺江老魏烈士墓位于迪口鎮下房村梅嶺自然村,年代為現代,類別為墓葬。該墓位于建甌市迪口鎮下房村梅嶺自然村平路下山西側山腰,坐東北朝西南,呈小“八”字型,碑高為0.6米,寬0.4米,墓兩側
迪口徐坑蕭海清、陳嶼泰、孫樹一烈士合葬墓位于迪口鎮大布林村徐坑自然村,年代為現代,類別為墓葬。該墓位于建甌市迪口鎮大布林村徐坑自然村西面約2千米遠的建甌至迪口鎮公路旁,1953年12月重修,
迪口西坑游章華、游仲銘、游嚇生烈士合葬墓位于迪口鎮西坑村,年代為現代,類別為墓葬。該墓位于建甌市迪口鎮西坑村西北側300米處,坐東北向西南,長6.8米,寬7米,面積47.6平方米。整體呈“鳳
歷史沿革:
1926年設迪口分縣,1952年為第六區,1958年成立迪口分社,旋即改燎原公社,1961年復稱迪口公社,1984年改鄉,1993年撤鄉設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