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村下村 | 隸屬:螺陽鎮 |
區劃代碼:350521101224 | 代碼前6位:350521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C |
長途區號:0595 | 郵政編碼:362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村下村,明朝時期王氏村民從南埔鄉沙格村遷此建居,依原祖居地王氏丁號蒼霞定為村名。后因當地方言蒼霞演化為村下。
基本介紹:
村下村位于惠安縣機場東側,全村氛圍村下、梁厝、赤厝、高厝、庵兜、后底六個自然村,16個村民小組,總戶數829戶,總人口3319人,耕地面積1240畝,全村總勞動力1560人,是典型的人多地少村,經濟發展歷來是男外為工,女內為農的模式進行,主要以石、木等手工業為主。一直以來,我村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團結協作,求真務實,與時俱進,開拓進去,不斷改進工作作風,在保持農村經濟社會穩定發展的同時,在推動農村兩個文明建設上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 強化學習,不斷提高政治思想高度。村黨支部是黨在農村的最基層組織,是村級多種組織和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我村始終以黨支部為核心,充分發揮共青團、
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屬一都瓊田鋪。
民國屬輞川鄉瓊田保。
1949年冬起先后屬一區(城關)、十一區、十四區(輞川),驛坂區瓊田鄉。
1958年起先后劃屬紅旗公社、城關公社、螺陽公社置村下大隊。
1985年改設為螺陽鄉村下村委會。
周邊相關:
村下村附近有崇武古城、惠安洛陽橋、凈峰寺、華光文博園、潮樂村、陳金城陳伯達故居等旅游景點,有惠安石雕(影雕)、惠安余甘果、崇武魚卷、惠安紫山余甘、洛陽鯽魚、小岞魷魚干等特產,有惠安女服飾、惠安南派布袋戲、惠安木雕技藝、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惠安)、永春紙織畫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