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西北社區 | 隸屬:螺城鎮 |
區劃代碼:350521100002 | 代碼前6位:350521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閩C |
長途區號:0595 | 郵政編碼:362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西北社區,因其位于縣城西側和北側,故名。
榮譽排行:
2021年12月,西北社區被命名為2021年度福建省森林村莊。
2021年8月,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司公布西北社區為2021年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
基本介紹:
西北社區位于縣城中心地帶,系縣委縣政府所在地,總戶數4256戶,擁有人口12648人,全社區共有27個居民小組,分為6個大片區管理,社區黨總支設4個分支部,共有黨員283名。社區工作人員20人,轄區內機關、企業單位64家。縣級優質達標幼兒園2所,市級文明小學1所,二級達標中學2所,專業技術培訓,縣級醫院2所,市老年人活動中心一所,市級旅游景區1處。是集文化教育、娛樂休閑、醫療購物為一體,科教文衛普及道德建設規范,功能配套齊全的現代化文明社區。社區先后獲得縣文明村稱號、鎮精神文明先進稱號、全國敬老模范社區等光榮稱號。
近年來,我社區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加快文明社區的創建步伐,努力
報德祠石刻位于螺城鎮西北社區科山上,時代為明。石刻存于科山報德祠。明萬歷三十九年(1611),惠安士紳為報答御史劉望海為惠安百姓蠲免租賦之功,集資為其塑生像、建生祠,并立碑頌其德。報德祠石刻
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屬在坊及一都鰲震、龍津、弦歌鋪。
民國時期屬螺城鎮南嶺、錦驛、青山、雙忠保。
1949年冬起屬一區改保為鄉,1952年依方位劃設為北街、西街,1956年并為西北街,1958年起先后屬紅旗公社,城關公社置西北大隊,1962年改設為城關鎮西北居委會,文革時改稱紅衛街,1981年復稱螺城鎮西北居委會,2003年11月改稱為西北社區居委會。
周邊相關:
西北社區附近有報德祠石刻、崇武古城、惠安洛陽橋、凈峰寺、華光文博園、潮樂村等旅游景點,有惠安石雕(影雕)、惠安余甘果、崇武魚卷、惠安紫山余甘、洛陽鯽魚、小岞魷魚干等特產,有惠安女服飾、惠安南派布袋戲、惠安木雕技藝、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惠安)、永春紙織畫等民俗文化。
區劃: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螺城鎮·西北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