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涵西街道 | 隸屬:涵江區 |
區劃代碼:350303002 | 代碼前6位:350303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閩B |
長途區號:0594 | 郵政編碼:351100 |
轄區面積:約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5.54萬人 |
人口密度:約1846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0個社區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孝義社區 | ~001 | 主城區 | 因祖先祖訓:“百善孝為先,義字重泰山”,后人為銘記先祖教誨,遂以“孝義”為社區名。…[詳細] |
青年社區 | ~002 | 主城區 | 青年社區,因該社區屬老涵江二十四鋪之一,原為清寧鋪,后因“清寧”與“青年”諧音,改名為青年,故名。…[詳細] |
前街社區 | ~003 | 主城區 | 因涵江古有二十四個自然村,亦稱二十四鋪,前街居前街鋪,故名。…[詳細] |
延寧社區 | ~004 | 主城區 | 延寧是涵江二十四鋪中的一鋪,屬新義社,因早前從“玉華殿”遺失的一個花斗上寫有“乾隆四十四年延寧宮新義社”十二字,延寧即來源于“延寧宮”,故名。…[詳細] |
樓下社區 | ~005 | 主城區 | 因南宋時期國子監祭酒劉政回鄉后,興修水利,墾荒造田,造福鄰里,所居地帶為劉家莊,莆田方言“劉”和“樓”,“家”與“下”諧音,后人把“劉家”訛傳為“樓下…[詳細] |
保尾社區 | ~006 | 主城區 | 因保尾為涵江區二十四鋪的一鋪,稱保尾鋪,成立居委會后沿用舊名。…[詳細] |
商城社區 | ~007 | 主城區 | 該社區為涵江區最大的商品批發基地,故名。…[詳細] |
蒼林社區 | ~008 | 城鄉結合區 | 蒼林社區,因該社區下轄蒼口、下林兩個主要自然村,各取其中一個字為社區名。…[詳細] |
涵西社區 | ~009 | 城鄉結合區 | 因該社區位于涵江城區的西部,故名。宋、元時期屬唐安鄉延壽里;明、清時期屬二期延壽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屬龍樓保;1949年10月1日屬港頭鄉;195…[詳細] |
群英社區 | ~010 | 主城區 | 因該轄區內有一座群英橋,故名。2001年前為三個村的結合部,2001年在此設置安置區,2002年至今為莆田市涵江區涵西街道群英居委會。…[詳細] |
地名由來:
因位于涵江城區西部,故名。
基本介紹:
涵西街道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南部,涵江城區西半部。面積3平方千米,總人口約3.5萬人。轄10個社區。福廈公路過境。1961年建涵江鎮,1984年改涵江街道。1993年2月撤銷涵江街道,改設涵東、涵西2個街道。1997年,涵西街道面積3平方千米,人口1.9萬,轄孝義、前街、青年、延寧、樓下、保尾6個居委會和涵西、蒼林2個村委會。后轄涵西、蒼林、樓下、孝義、青年、保屠、延寧、群英9個社區。
【代碼】350303002:~001孝義社區 ~002青年社區 ~003前街社區 ~004延寧社區 ~005樓下社區 ~006保尾社區 ~007商城社區 ~008蒼林社區 ~009涵西社區 ~010群英
榮譽排行:
2021年2月,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級文明村鎮社區名單出爐,涵西街道上榜。
文化旅游:
涵江聯絡站舊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區涵西街道蘿苜田23號。莆田文史專家陳長城是原涵江商會會長陳杰人的長孫,抗日戰爭時期,在中共閩中特委的領導下積極參加地下革命活動。1948年秋,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
抄砸陳湖泉豆餅行遺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區涵西街道南宮口路122-136號。1929年9月12日,英商泰利公司“駕鰲號”輪船從廈門開抵涵江三江口港,船上發生了英商買辦王九司指使水手毆打廈大回鄉學生
文墨齋書店交通站遺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區涵西街道前街社區原遠東巷8-9號。1929年,為了建立黨的地下交通站,中共莆田地下黨干部黃祖儲、戴夢全找吳玉森商量,由吳玉森和戴夢全之弟戴夢元出面,共同集
奇襲涵江交通銀行遺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區涵西街道保尾路23號。1944年1月,為防備國民黨頑固派的“清剿”和解決經費困難問題,中共福建省委向閩中特委下達在兩個月內籌款150萬元的艱巨任務。特委領
鯉江廟涵江鯉江廟,亦稱城隍廟,創建于清康熙五年(1666)秋。座落在涵江鑒前路(古地名稱鳳嶺),坐南朝北。鯉江廟南高北低,整體建筑依地形而建:殿堂節節升高,瞻之彌高,更顯氣勢雄偉。1985年
歷史沿革:
轄境在宋元時屬唐安鄉延壽里;明清時屬莆田縣二區延壽里、涵江市;民國時屬莆田縣涵江區、二區、涵江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屬莆田縣二區、涵江區、涵江公社、涵江鎮。
1984年6月,成立涵江區,為莆田市轄區,涵西隸屬涵江區涵江鎮、涵江街道辦事處。
1993年1月,涵江區撤鄉建鎮擴辦(街道辦事處),成立涵西街道辦事處,屬涵江區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