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鳳凰池社區 | 隸屬:洪山鎮 |
區劃代碼:350102100006 | 代碼前6位:350102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閩A |
長途區號:0591 | 郵政編碼:350000 |
城鄉分類:主城區 | 分類代碼:111 |
轄區面積:約.68平方公里 | |
地名由來:
鳳凰池的得名有兩說。民間的說法是蚊子變鳳凰。福州話蚊子與鳳凰讀音相近。據說現在的西洪路一帶,過去是荒郊野地。那里原來水洼、土坑、池子很多,很臟,夏天蚊蟲孳生,是福州出了名的“蚊子池”。約定俗成,“蚊子池”就成為地名。后來居民越來越多,再叫蚊子池可就不雅了,化俗為雅,稱作鳳凰池。鳳凰池的得名另有一說,此說見清代林楓所著的《榕城考古略》,說鳳凰池因鳳凰山(古籍中寫作鳳皇山)而得名。李鄉瀏先生認為“鳳皇山”,在一都,舊時建有香巖寺,現在已經不存在了。旁邊有座橋也叫作鳳皇橋,現在古鳳皇橋也只剩下石梁了,但是這地方仍然因為古鳳皇橋的緣故被稱作為鳳皇池。如此可推知,先有鳳凰山,后有鳳凰橋,最后才出現了鳳凰池這個地名。
基本介紹:
鳳凰池社區位于本市西郊,四至范圍,東起二環北路,西至工業路文林山麓,南臨楊橋中路,北靠文林山,總面積0.68平方公里。社區包含:萬隆花園、榕信三區、西洪新村、鳳凰池新村、八一六花園等6個小區(宿舍),共有居民住宅樓103座,以及原西郊村管轄的:大王里、鳳凰池、鳳里、坊下、打鐵橋等五個自然村。共有居民戶2963戶,常住人口:9023人,轄區內有省文聯、市國家安全局等省市屬單位18個,其中有中學四所,幼兒園四所。轄區單位黨組織數12個,其中黨委數3個,黨支部9個,轄區黨員數312名(包括離退休)。
鳳凰池社區為主設有4個機構,社區黨總支委員會、社區居民委員會、社區成員代表大會、社區事務監督委
歷史沿革:
2003年由文林居委會,鳳凰池居委會,大王里居委會合并成立鳳凰池社區居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鳳凰池社區附近有三坊七巷、福建博物院、于山風景區、福州林則徐紀念館、福州文廟、鄧拓故居等旅游景點,有永泰芙蓉李、福州福桔、福州馬蹄糕、木金魚丸、于山、同利肉燕等特產,有聚春園佛跳墻制作技藝、中醫診法(福州蕭氏外科)、福州田公元帥信俗、福州“米家船”裱褙技藝、福州蘇蘇醬鴨制作技藝、禪和曲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