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海口村 | 隸屬:海口鎮 |
區劃代碼:350181103214 | 代碼前6位:350181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A |
長途區號:0591 | 郵政編碼:3500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村置龍江出海口。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福建省農業農村廳認定海口村定為第二批福建省鄉村治理示范村鎮。
基本介紹:
海口村是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海口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區劃代碼為350181103214,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350181。郵政編碼為350000,長途電話區號為0591 ,車牌號碼為閩A。海口村與斗垣村、后路村、晨光村、城里村、前村村、立新村、牛宅村、東嶠村、東岐村、云光村、梧嶼村、海口社區、李厝村、南厝村相鄰。
海口沿河路北城門位于海口鎮海口村,年代為明,類別為古城門。2018年10月21日,德興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海口東城門位于海口鎮海口村,年代為明,類別為古城門。2018年10月21日,德興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海口北城門位于海口鎮海口村,年代為明,類別為古城門。2018年10月21日,德興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渡江烈士墓位于大觀區海口鎮海口村海口小學內,年代為現代。二○一○年十一月三十日,渡江烈士墓被公布為安慶市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宋屬感德鄉方民里有登俊境、英俊境、廣堂境、金墩境、后官境、攀龍境、上賢福境、起龍境。
明屬南下隅方民里。
清宣統二年(1910年)屬海口鎮。
1943年設登俊保、金墩保、橋頭保屬海口鎮。
1950年屬2區海口鎮。
1958年成立海口大隊,屬海口公社。
1984年改大隊為村委會,屬海口鎮至今。
周邊相關:
海口村附近有彌勒巖(瑞巖山)風景區、石竹山、福清天生農莊、一都后溪漂流景區、東壁島旅游度假區、靈石山國家森林公園等旅游景點,有福州茉莉花茶、一都枇杷、嘉儒蛤、漁溪龍眼、福清白對蝦、紫菜海蠣餅等特產,有石竹山祈夢習俗、福清新厝車鼓舞、南少林宗鶴拳、福州軟木畫、馬尾-馬祖元宵節俗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