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潭頭鎮 | 隸屬:福安市 |
區劃代碼:350981103 | 代碼前6位:350981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閩J |
長途區號:0593 | 郵政編碼:352000 |
轄區面積:約150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42萬人 |
人口密度:約9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9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潭頭村 | ~201 | 鎮中心區 | 潭頭村位于潭頭鎮區中部偏南,系潭頭鎮政府所在地,東臨潭頭電站庫區,潭頭鎮主干道潭太公路穿村而過。下轄后柘、橫山崗、后岐、康(坑)源、車嶺五個自然村,全…[詳細] |
富羅坂村 | ~202 | 村莊 | 富羅坂村轄富羅坂、下洋中、里沃、外沃、湖塘、爐石、下爐石等7個自然村,共有446戶,1860人,分7個村民小組。交通便利,村委駐地距鎮政府所在地僅1.…[詳細] |
東升村 | ~203 | 村莊 | 東升村位于福安市潭頭鎮西部山區,轄朱家洋自然村,距鎮政府駐地約2.5公里,距福安市區約15公里。與潭頭鎮富羅坂村、城陽鎮湖塘坂村及社口鎮巖兜村交界,全…[詳細] |
泥洋村 | ~204 | 村莊 | 泥洋村位于福安市潭頭鎮中西部山區,由上泥洋、下泥洋、厝基、山頭4個自然村組成,與潭頭鎮高巖、漁溪洋相鄰。全村平均海拔近400米,年平均氣溫21℃,氣候…[詳細] |
高巖村 | ~205 | 村莊 | 高巖村位于潭頭鎮西北部,距福安城區16公里,下轄一個山里自然村。現有人口385戶,1322多人;村土地總面積4800畝,茶園300畝,林地1400畝,…[詳細] |
大莊村 | ~206 | 村莊 | 大莊村位于鎮區東部,交溪岸邊,下轄大莊、洋中、秀莊三個自然村,距鎮政府駐地約1.5公里,距福安市區約14公里,全村483戶,2470人。我省九大水系之…[詳細] |
建柄村 | ~207 | 村莊 | 建柄村位于福安市潭頭鎮東北部,曾名建溪村,由建柄、錦桌頭和山斗坑三個自然村組成,與上白石鎮財洪村以及潭頭鎮西洋境、棠溪、漁溪洋四村交界。交溪干流由北往…[詳細] |
漁溪洋村 | ~208 | 村莊 | 漁溪洋村
溯堂前溪流域,數里平坦,東南環水,形似游魚,漁溪洋因此得名,自宋代建村迄今已600余年,距鎮政府駐地2.2公里,由下洋、上洋、大坑、小…[詳細] |
西洋境村 | ~209 | 村莊 | 西洋境村位于潭頭鎮東部山區,全村344戶1260人,毗鄰上白石和柘榮黃柏。轄西洋境、坑里、王厝、樺林、三十六岐五個自然村,平均海拔180米,距鎮政府駐…[詳細] |
棠溪村 | ~210 | 村莊 | 棠溪村地處潭頭鎮中心部位,距福安城區18公里,是福安市上半區獨村人口最多且村落最大無自然村的行政村。全村667戶2803人。棠溪村目前有四張名片:20…[詳細] |
東昆村 | ~211 | 村莊 | 東昆村位于福安市區北部、104國道邊,距鎮政府所在地僅5公里,主村正對潭頭電站3000畝的淡水平湖,背靠蒼翠豐茂的生態林,是一塊交通便捷,依山傍水的寶…[詳細] |
樞洋村 | ~212 | 村莊 | 樞洋村位于鎮區東部,轄樞洋、貝頭、黃牛頭三個自然村,離鎮政府所在地10公里,104國道穿黃牛頭自然村而過,全村有369戶1396人。現有耕地面積115…[詳細] |
柯洋村 | ~213 | 村莊 | 柯洋村位于潭頭鎮東部、104國道邊,距鎮區5公里、104國道2公里,下轄柯洋、金菊園、前村(畬族自然村)、內大崗、外大崗等5個自然村。村人口376戶1…[詳細] |
南巖村 | ~214 | 村莊 | 南巖村
據南巖村族譜記載,第一代祖先少招公自敘“余佳漿人也,我祖雍公于仁宗天圣九年自馮坑而遷佳漿,至今四世矣,但思此地狹隘后之子孫昌盛恐難聚居,…[詳細] |
千詩亭村 | ~215 | 村莊 | 千詩亭村位于福安市潭頭鎮東南部山區,全村479戶1830人,由千詩亭、石牌、山后、大洋、車嶺5個自然村組成,距鎮政府駐地約34公里,距福安市區約20公…[詳細] |
東嶺洋村 | ~216 | 村莊 | 東嶺洋村位于福安市潭頭鎮東北部山區,由東嶺洋、敢江洋、外東嶺坑、里東嶺坑四個自然村組成,北部與柘榮縣接壤,南部與潭頭鎮千詩亭村相鄰。全村平均海拔500…[詳細] |
汾洋村 | ~217 | 村莊 | 汾洋村位于福安市潭頭鎮西北部,全村共600多戶,1988人,轄毛厝下、后沃、長崗頭、龍井坑、洋中、馬山、華西坑等7個自然村,距鎮政府駐地約9公里,距福…[詳細] |
祠堂前村 | ~218 | 村莊 | 祠堂前村位于福安市潭頭鎮中部偏北,轄井里、嶺后2個自然村,距鎮政府駐地約8公里。全村平均海拔100米,年平均氣溫22℃,氣候溫和,屬亞熱帶氣候。與潭頭…[詳細] |
柘頭村 | ~219 | 村莊 | 柘頭村地處潭頭鎮西北部,四面環山,三條小溪從村中而過,與后洋村毗鄰。共2個自然村,240戶,889人。全村平均海拔100米,年平均氣溫22℃,氣候溫和…[詳細] |
后洋村 | ~220 | 村莊 | 后洋村地處潭頭鎮西北部,轄后洋、王沙坑兩個自然村,平均海拔560多米,距離鎮區16公里。全村現有341戶1336人,村兩委成員6人,黨員28人,耕地2…[詳細] |
鵝山村 | ~221 | 村莊 | 鵝山村位于福安市潭頭鎮西北部山區,由鵝山、竹園、敢嶺、壟頭、檳樹崗5個自然村組成,系畬族人口聚居村,福安市老區基點村,鵝山畬族村民委員會設在鵝山自然村…[詳細] |
上坪洋村 | ~222 | 村莊 | 上坪洋村位于福安市潭頭鎮部山區,全村301戶1071人,由上坪洋、咸竹坪、宋家山、后園等4個自然村組成,距鎮政府駐地約20公里,距福安市區約36公里。…[詳細] |
西坑村 | ~223 | 村莊 | 西坑村位于福安市潭頭鎮西北部山區,由西坑、后門樓、粗坑頭三個自然村組成,距鎮政府駐地約16公里,距福安市區約32公里。與潭頭鎮后洋、太逢、上坪洋三個村…[詳細] |
太逢村 | ~224 | 村莊 | 太逢村地處福安市北部山區,全村460戶、2460人,轄太逢、黃碧巖、洪門崗、窯后、馬口、甲坪等六個自然村,為2014年市級“美麗鄉村”。太逢村系我市北…[詳細] |
東坑村 | ~225 | 村莊 | 東坑村位于福安市潭頭鎮東北部山區,由東坑、東坑頭、東山3個自然村組成,北面和東面分別與范坑鄉、上白石鎮,西、南部與潭頭鎮太逢村、坑坪村相鄰。全村平均海…[詳細] |
坑坪村 | ~226 | 村莊 | 坑坪村位于福安市潭頭鎮北部山區,轄坑口、瀨頭、蘭兜、高山、后窯崗、早仔、神前、神嶺、溪里、坪坎洋、乾山、石竹垱、疊石等十三個自然村,距鎮政府駐地約18…[詳細] |
下洋村 | ~227 | 村莊 | 下洋村位于福安市潭頭鎮北部山區,轄店兜、外洋、柘頭里、王柏坑、外王柏坑、上王柏坑、溪尾等7個自然村,距鎮政府駐地約22.7公里,距福安市區約38公里。…[詳細] |
半坑村 | ~228 | 村莊 | 半坑村位于潭頭鎮北部山區,全村205戶780人,由半坑、陳家山、西洋等三個自然村組成,系老區基點村。距鎮政府駐地約29.5公里,距福安市區約45.5公…[詳細] |
后灣垅村 | ~229 | 村莊 | 后灣垅村位于福安市潭頭鎮西北部山區,由后灣垅、上橫山2個自然村組成,西面與壽寧縣交界,北部與潭頭鎮半坑村相鄰,東面為潭頭坑坪村。全村平均海拔約550米…[詳細] |
地名由來:
因村邊有個大水潭,故名潭頭,沿用至今。
基本介紹:
福安市轄鎮。1969年設潭頭公社,1984年改鄉,1992年建鎮。位于市境北部,距市府18公里。面積150平方公里,人口3.7萬。轄潭頭、富羅坂、東升、大-莊、建柄、漁溪洋、泥洋、高巖、東昆、西洋境、樞洋、柯洋、南巖、千詩亭、東嶺洋、棠溪、汾洋、祠堂前、柘頭、后洋、太逢、東坑、上坪洋、西坑、坑坪、下洋、半坑、后繲壟、鵝山29個村委會。農業主產水稻、薯類,兼產柰李、桃、枇杷及竹木。
榮譽排行:
2024年1月,潭頭鎮被命名為2023年福建省衛生鄉鎮。
文化旅游:
阮伯淇烈士故居位于福安市潭頭鎮棠溪村上官巷路12號,年代為道光年間(1821-1850),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阮伯淇烈士系福安市潭頭鎮棠溪村人,1932年投身革命,歷任中共福安
陳挺將軍故居位于福安市潭頭鎮后洋村,年代為清代,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陳挺將軍故居位于后洋村村中75號。始建清代,坐東北向西南。有前后天井,進深6柱,面闊3間,中間為一廳堂,左側
郭鳴琳墓位于福安市潭頭鎮富羅坂村,年代為明。始建于明崇禎十三年(1640),總占地面積約500平方米。墓坐西向東,平面呈“風”字形,整體氣勢恢宏。從東向西依次為神道碑、小牌坊、大牌坊、墓體,
西坑祖宗宮位于福安市潭頭鎮西坑村,年代為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類別為古建筑。該宮位于潭頭鎮西坑村村頭。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明萬歷四十四年(1616)歲次丙辰孟冬重修,坐西
上桃洋趙氏宮位于福安市潭頭鎮泥洋村上桃洋自然村,年代為始建年代不詳,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重建,類別為古建筑。位于潭頭鎮泥洋村上桃洋(又名上泥洋、倉里)自然村村頭與厝基村尾之間,系上桃洋
歷史沿革:
1929年屬東溪區。
1938年屬第二區。
1941年屬第三區。
1942年屬第二區。
1946年屬社口鎮。
1950年屬第二區。
1958年7月,撤區并鄉屬棠溪鄉。
同年9月合并上白石公社。
1960年8月撤區成立潭頭人民公社。
1961年改稱潭頭區。
1968年改稱潭頭公社。
1984年改稱潭頭鄉。
1992年6月撤鄉設潭頭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