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賽岐鎮 | 隸屬:福安市 |
區劃代碼:350981100 | 代碼前6位:350981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閩J |
長途區號:0593 | 郵政編碼:352000 |
轄區面積:約78.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5.75萬人 |
人口密度:約73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7個社區、24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前進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取前進、不忘進步之意,故名。1966年前四清運動時因完成各項任務比較好故由吉來街、光榮街改為前進街。2014年5月5日成立前進社區居民委員會,名稱沿用…[詳細] |
虹橋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賽岐鎮虹橋地處鎮區中心,成立于1991年,轄有永安東路、永安西路、鐘山東路、鐘山西路和賽江花園等地段,周邊商業集聚,社區面積1.5平方公里,現有7個網…[詳細] |
和平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賽岐鎮和平社區位于福安市的南部,賽岐鎮東南部,坐落于賽江東岸,歷史上依托古碼頭地理位置曾經是賽岐的繁華商貿街,也是賽岐最早的三條街道之一。距鎮政府駐地…[詳細] |
解放社區 | ~004 | 鎮中心區 | 以紀念解放,故名。解放前稱高新街;1951年改稱賽新街;1958年分為賽新、萬壽兩條街;1966年合并為解放街;1981年再次分為解放街、萬壽街、下港…[詳細] |
下港社區 | ~005 | 鎮中心區 | 因該居委會位于下港路,故名。1981年3月由解放街劃出,另成立下港街,2013年11月7日成立下港社區居民委員會,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
萬壽社區 | ~006 | 鎮中心區 | 賽岐鎮萬壽社區位于福安市的東部部;賽岐鎮中南部,東與104公路接壤,總面積約0.9平方公里,轄15個居民小組,2326人,1007戶。2005年以來,…[詳細] |
凱旋社區 | ~007 | 鎮中心區 | 賽岐鎮凱旋社區位于福安市東部;賽岐鎮中南部,東與104國道公路接壤,總面積約1平方公里,轄12個居民組,3506人,876戶。1998年以來,隨著城市…[詳細] |
賽里村 | ~201 | 鎮中心區 | 因位于賽岐內,故名。從唐景福二年(公元893年)始祖詹祖都號賽上遷居,至今已有1120年,1946年設賽里保屬賽岐鎮管轄,1950年保改村,屬第五區(…[詳細] |
店前村 | ~202 | 鎮中心區 | 店前村地處賽岐鎮104國道邊,距鎮區1公里,背靠鰲峰山,面朝賽江。店前村委自1982年成立以來至今已有38年,下屬3個自然村:里蘭、虎巖、鰲峰,7個村…[詳細] |
郭厝坪村 | ~203 | 村莊 | 郭厝坪村位于賽岐鎮東南部。距離賽岐鎮政府駐地約18公里。
郭厝坪村現轄牛鼻埕、陳洋坪、郭厝坪、朱山、周安等7個自然村
總面積3.6平方公里…[詳細] |
寶洋村 | ~204 | 村莊 | 寶洋村擁有耕地面積1788畝畝,農地面積470畝,森林面積3380畝,茶山面積830畝,主要產業有茶葉、水稻、花生、水果等,村財收入15.8126萬元…[詳細] |
秀洋村 | ~205 | 村莊 | 因風景秀麗,田地富饒,故名。解放初屬賽岐(第五)區象洋秀洋村;1956年合并溪柄區;1958年劃羅公社象洋管理區;1961年劃回賽岐區;1966年改稱…[詳細] |
桃洋村 | ~206 | 村莊 | 因所在此昔日桃樹成林,先民伐桃開辟田洋,故名。…[詳細] |
大象村 | ~207 | 村莊 | 賽岐鎮大象村位于福安市賽岐鎮的東南方區,距鎮區18公里,直線5公里,總面積約2.8平方公里,轄13個村民組,1521人,461戶,原有土地總面積484…[詳細] |
泰康村 | ~208 | 村莊 | 賽岐鎮泰康村位于福安市賽岐鎮東南部,與松羅鄉、溪柄鎮、灣塢鎮等鄉鎮相毗鄰,距鎮區30公里,下轄大洋坪、牛山下、東山和外牛坑4個自然村,總戶數468戶,…[詳細] |
象環村 | ~209 | 村莊 | 因村落的外形似環狀,故名。解放初屬賽岐(第五)區象江鄉象環村;1958年紅星人民公社象環大隊;1976年改稱紅光大隊;1980年恢復象環大隊;1984…[詳細] |
青江村 | ~210 | 村莊 | 賽岐鎮青江村位于賽江沿岸背山面海、山清水秀,村中有兩條溪水水質清純、水域較長,直流賽江。民風淳樸、人杰地靈,距賽岐鎮鎮區約2公里,臨近賽灣公路、高速公…[詳細] |
溪里村 | ~211 | 村莊 | 因村落位于錢塘溪旁,故名。解放初屬賽岐區象江鄉;1958年公社化后建立溪里大隊;1984年改為溪里村委會,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
蘇洋村 | ~212 | 村莊 | 因位于蘇陽山的下面,故名。從唐天成年間(公元926年)建村至今已有1087年歷史。蘇洋村1245年前屬長溪縣靈霍鄉沿江里,1245年起屬福安縣管轄,元…[詳細] |
長岐村 | ~213 | 村莊 | 以村前大山上有幾座叉開去的小山,分布較廣,故名。…[詳細] |
下長岐村 | ~214 | 村莊 | 因位于長岐村南部,故名。1984年由長岐分出設立下長岐村委會,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
泥灣村 | ~215 | 村莊 | 賽岐鎮泥灣村位于福安市的南部,賽岐鎮西南部,西與賽灣公路接壤。總戶數210戶,本村戶籍人數823人,村民小組3個,黨員人數20人,預備黨員1人,精準扶…[詳細] |
大盤村 | ~216 | 村莊 | 賽岐鎮大盤村位于福安市的南部,賽岐鎮西南部,西與賽灣公路接壤,總面積約1.7平方公里,轄5個村民組,1280人,283戶,原有土地總面積5877.73…[詳細] |
小盤村 | ~217 | 村莊 | 村建于盆地,村子不大,村形像盤子,故名。…[詳細] |
江兜村 | ~218 | 村莊 | 因建于賽江旁,呈現兜狀,故名。建國初屬灣塢(第十區)大江鄉江兜村;1956年劃到甘棠(第六區);1966年劃為賽岐公社江兜大隊;1984年改為江兜村委…[詳細] |
大葉村 | ~219 | 村莊 | 賽岐鎮大葉村距鎮區6公里左右的路程,村莊戶籍121戶,人口490人,村居3個小組,村莊耕地面積400余畝,耕地主要種植水稻、葡萄、蔬菜、臍橙、甘蔗等,…[詳細] |
廉首村 | ~220 | 村莊 | 以委會下轄的廉首自然村而名。廉首,因建國初屬賽岐區廉田鄉,故名。…[詳細] |
獅子頭村 | ~221 | 鎮中心區 | 獅子頭村位于賽江上游東岸,緊鄰104國道,距賽岐鎮區3公里。系閩東革命老區基點村(葉飛等先驅曾在這里進行過革命活動,全村329戶,1320人,常住人口…[詳細] |
宅里村 | ~222 | 鎮中心區 | 因最初是陳氏家族在此定居,建大宅群居,故名。…[詳細] |
梨園村 | ~223 | 鎮中心區 | 梨園場村隸屬賽岐鎮,位于賽江上游東岸,賽岐鎮區東北側。全村全村戶籍人口486人,村設黨支部1個,黨員31人,兩委成員5人,村民代表25人。村內有耕地面…[詳細] |
下浦村 | ~224 | 鎮中心區 | 因委會地處蒲城公路旁,原名下蒲,后因方言諧音改為今名。…[詳細] |
地名由來:
根據地理位置和鎮區范圍,取賽村的“賽”和“岐頭山”的“岐”首字而得名。
基本介紹:
福安市轄鎮。1958年設賽岐公社,1984年建鎮。位于市境中部,距市府26公里。面積78.6平方公里,人口4.5萬。是閩東水陸交通樞紐,福(州)溫(州)公路橫貫境內。轄店前、賽里、獅子頭、宅里、廉首、大葉、象環、青江、溪里、蘇洋、長岐、下長岐、泥灣、大盤、江兜、寶洋、桃洋、郭厝坪、秀洋、大象、泰康、梨園、小盤、下埔24個村委會和前進、和平、解放、萬壽、下港、虹橋6個居委會。工業有電機電器、機械、輕工、五金等廠。農業主產水稻、小麥、茶葉、蔬菜。
榮譽排行:
2023年8月,農業農村部、財政部發布首批國家農業產業強鎮名單,賽岐鎮(葡萄)榜上有名。
2023年3月,農業農村部推介賽岐鎮為2022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產值超十億元鎮(葡萄)。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鎮名單發布,賽岐鎮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賽岐鎮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賽岐鎮榜上有名。
2019年9月,農業農村部認定賽岐鎮為第九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葡萄)。
2019年7月,賽岐鎮入選2019年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
文化旅游:
店前詹建忠烈士故居位于福安市賽岐鎮店前村店前86號,年代為清道光年間(1821-1850),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位于賽岐鎮店前村店前86號,是我市閩東革命烈士詹建忠故居。為清道
福安革命烈士紀念碑位于福安市賽岐鎮獅子頭村,年代為始建于1956年,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位于賽岐鎮獅子頭村東北面200米左右山崗上,為紀念福安市革命烈士所建。始建于1956年賽
象環白蓮堂位于福安市賽岐鎮象環村,年代為始建于明代,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重建,類別為古建筑。該寺堂位于賽岐鎮象環村村頭。始建于明代,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重建。坐西北向東南,磚木結
歷史沿革:
1929年置賽岐區。
1936年屬第一區。
1946年改稱賽岐鎮。
1949年10月改稱第五區。
1956年11月改賽岐鎮。
1958年改賽岐公社。
1963年改賽岐區。
1966年11月改賽岐公社。
1984年10月撤銷賽岐公社,分置賽岐鎮和賽江鄉。
1985年10月賽江鄉并入賽岐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