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毛厝村 | 隸屬:水口鎮 |
區劃代碼:350526106212 | 代碼前6位:350526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C |
長途區號:0595 | 郵政編碼:362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毛厝村,即為毛姓族人世居,故名。
基本介紹:
毛厝村
毛厝村位于德化縣水口鎮東北部的石牛山北麓,南與仙游、永泰等縣交界。有毛、黃、梁、葉姓氏的村民235戶812人,5個村民小組分別居住毛厝、北山2個自然村落。毛氏祖先于北宋年間從莆田涵江遷入毛厝,后有黃、梁、葉先后到毛厝定居。
全村土地總面積9.1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積11752畝(其中竹林1859畝),耕地面積641畝。村民歷來以種植水稻、甘薯為主,兼營林業。由于地理條件較為惡劣,交通不便,基礎設施較差,經濟發展緩慢。
全村有勞動力430個。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后,有富余勞動力100多個常年或季節性外出打工。2004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650萬元,其中農業產值276
毛票故居位于德化水口鎮毛厝村。1943年,永德大特派員吳天亮以賣故衣為名來到毛厝村,進行秘密的革命工作,先后發展了毛票等一批中共地下黨員。毛票舊居——岐山堂遂成為吳天亮秘密開展抗日救亡宣傳的
歷史沿革:
明代屬永寧鄉清泰里;清代屬清泰里南埕社;民國時期編為毛厝保,屬水口鄉;1950年屬第三區水口鄉毛厝村;1951年屬秀山鄉;1956年屬水口區毛厝鄉;1958年建毛厝大隊,屬水口公社;1984年改制,設毛厝村委會;1992年7月撤鄉建鎮,稱水口鎮毛厝村,設毛厝村委會。
周邊相關:
毛厝村附近有毛票故居、德化九仙山、德化石牛山、德化岱仙瀑布、國寶云龍谷、德化陶瓷博物館等旅游景點,有德化黑雞、德化瓷塑、德化梨、德化黑羊、德化黑兔、德化十八學士茶花等特產,有德化瓷燒制技藝、德化山歌、德化窯坊公信俗、永春紙織畫、蟳埔女習俗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