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桃源村 | 隸屬:桃源鎮 |
區劃代碼:350425104201 | 代碼前6位:350425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G |
長途區號:0598 | 郵政編碼:3650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原名桃園,因此處土地肥沃,氣候溫和,宜居宜耕,世人視此為“世外桃源”,諧音桃源。
基本介紹:
桃源村地處大田縣西大門系桃源鎮政府所在地,全村共有六個自然村,11個村民小組,全村總人口3486人。
【交通狀況】該村交通便捷。307省道及泉三高速公路縱貫境內,特別是在本村谷口自然村設泉三高速公路互通口。各自然村都通上水泥路。
【建筑景觀】村內文物古跡眾多。目前級保存較好的有春安廟、滎陽祠、陵云橋、龍井祠等。
【物產】森林資源豐富,全村擁有林地面積1.6萬畝,糧食作物以水稻、甘薯為主。經濟作物有馬玲薯、桃形李、桔子、梨、蔬菜等,其中萵苣種植面積1000多畝。
【基礎設施】該村水力資源豐富,與縣電力公司合資合建四級站水電站,郵電通訊設施完善,6個自然村都已實現移動通訊信
榮譽排行:
2023年12月,桃源村被命名為2023年度福建省森林村莊。
2022年12月,福建省農業農村廳確定桃源村為2022年度福建省“一村一品”專業村(蔬菜)。
2022年10月,福建省農業農村廳認定桃源村定為第二批福建省鄉村治理示范村鎮。
2021年11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桃源村為2021年福建省衛生村。
文化旅游:
桃源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駐地舊址(桃源滎陽祠)位于桃源鎮桃源村。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原屬漳平聚賢里,明嘉靖十四年(1535)劃給大田縣;清代屬聚賢里桃源社;民國時屬大田第三區桃源鄉;1955年屬大田第二區桃源鄉;1958年公社化屬桃源公社;1961年上京分出,1984年屬桃源鎮稱桃源村,成立桃源村村民委員會并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桃源村附近有桃源里景區、大仙峰茶美人景區、象山避暑養生度假區、大仙峰保護區、黃巖洞、抗戰時期大田“第二集美學村”舊址群等旅游景點,有大田高山茶、大田雪山蘿卜、大田槐豬、大田兔肉、大田烤兔、苦菜茶等特產,有大田板燈龍、打黑獅、舞稻草龍、大田民間戲曲、泰寧梅林戲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