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梅山村 | 隸屬:梅山鎮 |
區劃代碼:350425111202 | 代碼前6位:350425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G |
長途區號:0598 | 郵政編碼:3650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史稱四十八都,因境西有5個山峰相連形似梅花,故名。
基本介紹:
梅山村為大田縣梅山鄉政府所在地,毗鄰本鄉沈嶺、新樓、秀嶺、西書。全村共有467戶,人口1910人,有16個村民小組,黨員52人,分別分布在牛頭崙、二保、坷垅、大山等四個自然村,村民主要以種植業收入為主(毛竹、蘆柑、木薯、柑橘和生姜等)。全村山林面積3325畝,生態綠化率為75.4%。
按照新農村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梅山村力爭建設成宜居宜業的中心村。一是積極發展生態循環經濟。統一回收并集中處理田間農膜等廢棄物,農膜回收率達97.0%,農作物秸桿綜合利用率達97.1%,生態農業建設步入快速發展階段。二是持續進行村容村貌整治。完成新村部建設和村部周邊綠化
榮譽排行:
2021年11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梅山村為2021年福建省衛生村。
歷史沿革:
明代時屬大田四十八都,1940年屬大田第二區,1941年屬龍漈鄉;1950年2月屬大田第五區;1958年屬梅山人民公社梅山大隊;1984年稱梅山鄉梅山村村民委員會,2018年撤鄉設鎮稱梅山鎮梅山村村民委員會,并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梅山村附近有桃源里景區、大仙峰茶美人景區、象山避暑養生度假區、大仙峰保護區、黃巖洞、抗戰時期大田“第二集美學村”舊址群等旅游景點,有大田高山茶、大田雪山蘿卜、大田槐豬、大田兔肉、大田烤兔、苦菜茶等特產,有大田板燈龍、打黑獅、舞稻草龍、大田民間戲曲、泰寧梅林戲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