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新橋街道 | 隸屬:薌城區 |
區劃代碼:350602003 | 代碼前6位:350602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閩E |
長途區號:0596 | 郵政編碼:363000 |
轄區面積:約3.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8.12萬人 |
人口密度:約2619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3個社區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下沙社區 | ~001 | 主城區 | 此處原是九龍江西溪內一塊洲地,草木稀少,鶴鳥成群,當地人稱鶴沙。后因其所處地勢較低,且多沙土而更名為下沙路。社區居為會設于該路段,便以此命名。…[詳細] |
前鋒社區 | ~002 | 主城區 | 因社區前身為前鋒村,故村居整合后沿用“前鋒”作為社區名。…[詳細] |
解放社區 | ~003 | 主城區 | 該社區轄區內有解放路,寓意解放后人民當家做主,故名。…[詳細] |
紅星社區 | ~004 | 主城區 | 社區駐地原先設于廈門路,解放后廈門路改稱紅星街,故名。…[詳細] |
新竹社區 | ~005 | 主城區 | 由修竹、新橋兩個居委會組建而成,各取一個字,故名。…[詳細] |
元南社區 | ~006 | 主城區 | 社區駐地有主干道元光南路(該道路是紀念唐陳元光開漳功績而命名),為方便群眾找記,社區便取“元”“南”二字命名。…[詳細] |
華港社區 | ~007 | 主城區 | 由華港翠園、華港花園兩個小區開頭兩個字“華港""而故名華港社區居委會。…[詳細] |
悅華社區 | ~008 | 主城區 | 轄區內有悅華房地產開發的悅華園,社區位于該小區內,故名。…[詳細] |
新城社區 | ~009 | 主城區 | 因管轄區域內有個新城花園,故名。2002年5月由新城花園小區與悅港村委會整合成立新城社區居委會。…[詳細] |
詩浦社區 | ~010 | 主城區 | 因古代九龍江西溪薌城段一河道稱為詩浦溪流經落,故名。…[詳細] |
浦州社區 | ~011 | 主城區 | 浦州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悅港社區 | ~012 | 主城區 | 因社區辦公場所設于由漳州市悅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建設的悅港花園內,故名。…[詳細] |
榕御社區 | ~013 | 主城區 | 榕御小區由開發商命名,小區內多榕樹,榕樹為閩南神樹,有抵御一切的神力,故名。…[詳細] |
地名由來:
明代在轄區內建有跨九龍江西溪連接市區南北兩岸的“東新橋”,故名。
基本介紹:
新橋街道位于薌城區東南隅,轄區四至范圍:東至九龍大道,西至新華南路,南至九龍江北岸,北至新浦路,面積2.59平方公里,下轄解放、紅星、下沙、前鋒、新竹、元南、詩浦、悅華、華港、新城、悅港、浦洲、榕御等13個社區,常住人口8萬多人。
人居環境優越。交通出行便利,新浦路、建元路、江濱路、水仙大街、九龍大道等市區主要交通道路貫穿其中,與客運中心站毗鄰,居民出行方便;漳州市第三中學分校、薌城區第二實驗小學建元校區、薌城中學、江濱小學、新橋中心小學及新城學校等多所中小學校設施完善,學生就學方便。
商貿往來便捷。閩南商業批發市場、新城綜合大市場、五交化市場及建元南干果一條街、新浦路建材一條街等
歷史沿革:
1955年2月15日建置新橋街道辦事處,1960年改稱新橋街道人民公社,1963年復稱新橋街道辦事處,1968年10月成立新橋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1980年7月1日恢復原建制,1985年7月漳州市建制升為地級市,原縣級漳州市改為薌城區,新橋街道從此隸屬薌城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