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東鋪頭街道 | 隸屬:薌城區 |
區劃代碼:350602001 | 代碼前6位:350602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閩E |
長途區號:0596 | 郵政編碼:363000 |
轄區面積:約3.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5.61萬人 |
人口密度:約1438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1個社區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金寶社區 | ~001 | 主城區 | 開發商為寓意該小區是個珠光寶氣之地,故將小區名稱命名為“金寶花園”,因社區位于金寶花園小區內,故名。…[詳細] |
師院社區 | ~002 | 主城區 | 該社區位于漳州師范學院內,當地人習慣簡稱“師院”,故名。…[詳細] |
東鋪頭社區 | ~003 | 主城區 | 東鋪頭名稱歷來悠久,是舊府署以東的街道,商業繁華,店鋪林立,居委會設立時便以該歷史地名命名。…[詳細] |
龍江社區 | ~005 | 主城區 | 因位于九龍江江畔,取“龍江”二字,故名。…[詳細] |
縣后社區 | ~006 | 主城區 | 所在區域是古時縣衙,后來當地群眾便稱為“縣后”,成立社區便沿用此地名。…[詳細] |
北橋社區 | ~007 | 主城區 | 取自古橋北橋為居委會名稱。原屬大同街政府管轄,1964年勝利西路以南劃出組建北橋居委會。…[詳細] |
水仙花社區 | ~010 | 主城區 | 水仙花為漳州市花,故名。1993年成立水仙花居委會。…[詳細] |
南昌社區 | ~011 | 主城區 | 該社區位于南昌路,故名。解放前稱“徽頭廟”,1999年8月成立南昌社區居委會。…[詳細] |
西街社區 | ~012 | 主城區 | 專稱取自西街地名,明嘉靖甲午縣志記載稱西市頭街,后簡稱“西街”。…[詳細] |
瑞園社區 | ~014 | 主城區 | 由開發商為小區命名,取“瑞”字寓意吉祥,“園”字寓環境優雅,宛如花園,故取名“瑞園”,因社區居委會設于該小區內,為方便群眾找尋,便沿用小區名命名。…[詳細] |
瑞京社區 | ~015 | 主城區 | 毛主席進漳所行至此,取“瑞金”、“北京”一字,故名。…[詳細] |
地名由來:
據考察,東鋪頭名稱歷來悠久,是舊府署以東的街道,商業繁華,店鋪林立,故名。
基本介紹:
東鋪頭街道位于薌城區中心,東起新華南路、新華北路,南接新華西路、瑞京路、九龍江,西至雙語學校與市檢察院規劃路,北至勝利西路,面積2.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5萬人,下轄11個社區,10個黨總支,58個黨支部(其中非公13個,小區支部37個),黨員1093名(其中預備黨員11人)。轄區駐有薌城區政府、漳州市水利局等單位;閩南師范大學、閩師大附中(漳州二中)、漳州市實驗小學、薌城區實驗幼兒園(東鋪頭園區)等教育機構;漳州市醫院、東鋪頭衛生院等醫療機構。東鋪頭街道先后獲評“福建省安全監管系統先進集體”、“福建省社會綜合治理先進集體”、“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省級先進集體”、福建省政府立法基層聯系點、第
文化旅游:
芝山紅樓,又稱毛主席率領紅軍攻克漳州紀念館,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芝山南麓的勝利西路118號。紅樓原為美國教會創辦的尋源中學的校長樓,1932年4月20日,中國工農紅軍東路軍攻克漳州后,毛澤東同志
塔口庵經幢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立于漳州市區大同路塔口庵前,建于宋紹圣四年(1097年)。通高7米、底直徑1.2米,以二十四層浮雕塊石累疊筑成。基座及利用唐代遺存的石構件建造,為八角柱狀須彌座。
1992年,中國工農紅軍東路軍攻克漳州60周年紀念日,經報中央和省委批準,在芝山紅樓左前方建立“中國工農紅軍東路軍攻克漳州紀念碑”,原東路軍政委聶榮臻元帥題寫碑名。紀念碑造型新穎,寓意深刻。
歷史沿革:
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為東北隅、西北隅轄15街1巷。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為東北隅、西隅,轄5圖。
1935年)屬龍溪縣第一區,1939年屬文元區,1947年為崇安鎮。
1949年11月屬城關一區,1951年屬漳州市一區。
1955年2月15日,建置東鋪頭辦事處,作為漳州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
1960年5月改稱東鋪頭街道人民公社,1963年7月復稱東鋪頭街道辦事處,1968年11月成立東鋪頭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