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元口村 | 隸屬:古城鎮 |
區劃代碼:350821102216 | 代碼前6位:350821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F |
長途區號:0597 | 郵政編碼:36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元口村是由“桃樹口”、“莊下口”兩地各取一字,故名。
基本介紹:
元口村地處長汀縣城西北方向,距離縣城約23公里,共轄6個自然村,有254戶,1085人,黨員36人,低保戶34戶,現有耕地面積1110畝,林地面積2.5萬畝(其中竹山1.05萬畝)。全村通訊網絡全面覆蓋,交通便利,全村15.2公里公路已全部水泥硬化。我村主要產業有竹業、烤煙、河田雞養殖業、優質稻、竹蓀等產業。
元口村有竹山1萬多畝,毛竹資源豐富,毗鄰的幾個村也是毛竹大村,是竹制品加工企業的理想之地;烤煙產業也是我村的一個重要產業,歷年來產業都能達到年產1300擔左右,位居全鎮之首;河田雞養殖規模逐年擴大,現有專業大戶4戶,小戶15戶,年出籠6萬羽,是河田雞養殖基地之一;竹蓀產業是
榮譽排行:
2022年8月,龍巖市農業農村局認定元口村為龍巖市2022年市級“一村一品”專業村(竹材)。
2021年11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元口村為2021年福建省衛生村。
歷史沿革:
古代稱“嚴口”,因村內6個自然村村民的外出都要經過元口,需要嚴格把住這個村口,故稱“嚴口”,解放后改成元口。
解放前屬古城鄉元口保管轄,解放后歸古城區元口鄉所屬,1958年公社化后分屬紅旗公社南巖指導片管,1959年又歸屬南巖公社所轄,1964年南巖公社與古城公社合并,屬古城公社轄村,1984年由“元口大隊”改稱元口村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元口村附近有長汀古鎮(汀州古城)、長汀汀江國家濕地公園、長汀紅色舊址群、汀江源龍門風景區、圭龍山自然保護區、福建省蘇維埃政府成立舊址(汀州試院)等旅游景點,有長汀河田雞、龍巖咸酥花生、長汀檳榔芋、涂坊檳榔芋、白斬河田雞、長汀板栗等特產,有嗩吶藝術(長汀公嫲吹)、彭坊刻紙龍燈、閩西客家元宵節慶、嗩吶藝術(長汀公嫲吹)、閩西客家春耕習俗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