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珊坑村 | 隸屬:館前鎮 |
區劃代碼:350821104210 | 代碼前6位:350821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F |
長途區號:0597 | 郵政編碼:36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由三條坑組成,有著豐富的農林資源,故取名珊坑。
基本介紹:
長汀縣館前鎮珊坑村位于汀東村東部,毗鄰連城、清流、寧化三縣交界、離鎮府所在地15公里。全村276戶,1163人,轄11個村民小組,7個自然村。全村地域約20平方公里,有林地2.36萬畝,耕地1886畝。
珊坑村土地肥沃,碧野糧豐是我縣、鄉主要產糧區和烤煙基地之一,機耕便利,干畝良田成片。糧食主要生產無公害優質常規雜交大米,打造“馬老七”手工米粉種植基地。烤煙主要生產。歷年來種植翠碧一呈品種遠均1400—1500畝之間,曾被省公司立項為“好中選優”和“通仙生態”有機煙示范基地,其中有機煙項目300畝。全村認真落實各環節生產技術,煙葉長勢呈現良好狀態,符合通仙生態有機煙種植技術要求,多次得到
榮譽排行:
2021年11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珊坑村為2021年福建省衛生村。
歷史沿革:
抗日戰爭以前稱為“三坑”因所在地處于三條坑的中心,所以叫做三坑,在抗日戰爭是長汀有個縣官到此地察看。
認為此地農作物森林資源豐富,是一個魚米之鄉,形容如海內的珊瑚寶物一樣,改為珊坑鄉。
1958年公社化時改為珊坑大隊,1958年撤區并鄉屬于彭坊鄉轄區,1960年屬于新橋公社設立了珊坑大隊,1961年成立了新橋工委屬于館前公社設立珊坑大隊,1965南撤銷工委屬于館前公社仍設立珊坑大隊,1984年改屬于館
周邊相關:
珊坑村附近有長汀古鎮(汀州古城)、長汀汀江國家濕地公園、長汀紅色舊址群、汀江源龍門風景區、圭龍山自然保護區、福建省蘇維埃政府成立舊址(汀州試院)等旅游景點,有長汀河田雞、龍巖咸酥花生、長汀檳榔芋、涂坊檳榔芋、白斬河田雞、長汀板栗等特產,有嗩吶藝術(長汀公嫲吹)、彭坊刻紙龍燈、閩西客家元宵節慶、嗩吶藝術(長汀公嫲吹)、閩西客家春耕習俗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