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走馬村 | 隸屬:太平鎮 |
區劃代碼:350624105219 | 代碼前6位:350624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E |
長途區號:0596 | 郵政編碼:363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開基烏仔塘又叫巖溪走馬塘,故名。
榮譽排行:
2021年11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走馬村為2021年福建省衛生村。
2020年1月,漳州市農業農村局認定走馬村為漳州市2019年度市級“一村一品”示范村(青梅)。
2019年12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第二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走馬村榜上有名。
基本介紹:
走馬村位于太平鎮最南端,全村總面積約21平方公里,下轄7個自然村,總人口7235人。主要農副主產品是青梅,前幾年,由于農副產品價格低下,使我村村民生活更加貧困,自2006年遭受“珍珠”、“碧利斯”特大洪災后,更是把我村推向風口浪尖,當時曾流行這樣的一句村謠“走馬稻田無人種,走馬不走成坐馬”。
近幾年來,村黨支部在各級黨委政府正確領導下,迅速恢復生產,重建家園。全力對外招商引資,于2008年創建走馬村村級工業小區,2009年走馬工業小區各類企業實現產值超億元,納稅超3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約5500元。走出一條以工興村,以工富民的新農村發展路子,使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山區小村發展為初成雛形的
走馬徐氏家廟年代為清,位于太平鎮走馬村,類別為古建筑。2015年2月6日,走馬徐氏家廟被公布詔安縣第十五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祠墻外延東30米,西20米、南.北各13米。
后到媽祖廟年代為清,位于太平鎮走馬村后到自然東側,類別為古建筑。2016年6月28日,后到媽祖廟被公布詔安縣第十六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廟墻外延伸東、西、南、北各50米。
歷史沿革:
1950年-1951年4月屬第五區走馬鄉;1953年2月-1954年初屬第七區走馬鄉;1955年6月-1959年2月改為太平公社走馬大隊;1961年5月改為太平區大布公社走馬大隊;1964年4月又恢復太平公社走馬大隊;1984年10月改為太平鄉走馬村委會;1992年3月改太平鎮走馬村。
周邊相關:
走馬村附近有九侯山風景區、點燈山、大烏山景區、南詔鎮古建筑群、詔安金光明寺、鳳山生態園等旅游景點,有詔安紅星青梅、詔安八仙茶、后港青殼荔枝、詔安灰鵝、林頭珠蚶、下傅紫菜等特產,有詔安彩扎技藝、詔安剪瓷雕工藝、詔安鐵枝戲、詔安黃金興傳統制作技藝、漳州片仔癀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