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坪鄉 | 隸屬:安溪縣 |
區劃代碼:350524204 | 代碼前6位:350524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閩C |
長途區號:0595 | 郵政編碼:362000 |
轄區面積:約7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81萬人 |
人口密度:約229人/平方公里 | 海拔:850米 |
下轄地區: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大坪村 | ~201 | 鄉中心區 | 大坪村位于大坪鄉鎮區,該村黨支部現有黨員87人,其中男黨員81人,女黨員6人。黨總支部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圍繞“五個好”村黨組織要求,帶領全村黨…[詳細] |
萍州村 | ~202 | 鄉中心區 | 因地處高丘之上的小平原,平坦開闊,由諧音得村名萍州。…[詳細] |
福美村 | ~203 | 村莊 | 一窯像海,稱為福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把福海改為福洋,叫做福洋大隊。后來行政村叫福美村。別稱福洋。…[詳細] |
雙美村 | ~204 | 村莊 | 古時候兩地盛產毛竹,村民以個個編為生,即將竹加工為薄片,稱竹篾“篾”與“美”諧音,稱“加篾”即加美。在河的上游稱上加美。…[詳細] |
前洋村 | ~205 | 村莊 | 安溪縣大坪鄉前洋村為廈(門)、泉(州)兩市交界的山村,海拔870米,全村人口1068人、238戶、5個村民小組,分布于三個自然角落,分別為香村、留霞、…[詳細] |
香侖村 | ~206 | 村莊 | 香侖村,與大坪相鄰有馬峰山,與前洋及龍門鎮仙地村交界有駝背山,大厝與馬后(又稱碼頭)之間有雞籠山。高氏宗祠門前原有一棵檀香樹,故原名植香侖。因地處高山…[詳細] |
帽山村 | ~207 | 村莊 | 帽山村轄6個自然角落(頂磨、下磨、格坵田、石圍、新茂、丁山)。頂磨、下磨俗稱磨頂,因磨與帽閩南話諧音,后寫成帽頂。新中國成立后,帽頂、丁山等自然角落合…[詳細] |
地名由來:
地處安溪縣西南部,與廈門市同安區毗鄰,地勢相對平坦,可謂高山小平原,故稱平山,后改稱大坪。
基本介紹:
大坪鄉距位于安溪縣南部,距縣城50公里。人口18126人。轄7個行政村。鄉政府設在大坪村。大坪鄉海拔850米,屬中亞熱帶氣候,地勢開闊,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氣候涼爽,有“自然空調”之美稱,更因茶山秀麗,綠色無邊,中國“四大茶老”之一張天福先生為大坪揮毫:“茶海明珠”。中央電視臺攝影組到此贊嘆叫絕,稱之為“全國最美好的生態觀光茶園”。是開發旅游觀光茶園和療養避暑山莊的好地方,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
概況
安溪縣轄鄉。位于縣境南部,北緯24°53′、東經117°58′。東連龍門鎮,西、北兩面與虎邱鎮毗鄰,南與長泰區、廈門市同安區交界。面積7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8126人。轄7個行
榮譽排行:
2012年12月,環境保護部授予大坪鄉2010—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大坪高氏宗祠位于大坪鄉大坪村杏林52號,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資深祖祠位于大坪鄉萍州村茂林,年代為,類別為古建筑,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宋朝時期屬積德鄉新康里;明、清時期屬新康里;民國時期分屬新崇龍區、第四區、第三區、崇新區、新康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先后屬崇新區、第七區、西坪區;1958年10月屬西坪公社;1961年8月屬西坪區;1965年4月屬虎邱公社;1984年4月屬虎邱鄉;1987年6月從虎邱鄉析出,成立大坪鄉,設大坪、萍州、福美、雙美、帽山、香侖、前洋7個建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