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磨子土家族鄉 | 隸屬:忠縣 |
區劃代碼:500233204 | 代碼前6位:500233 |
行政區域:重慶市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渝 |
聯系電話:023-54787513 | 郵政編碼:404300 |
轄區面積:約3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7774人 |
人口密度:約251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磨子土家族鄉振興路77號一樓105室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磨子社區 | ~001 | 鄉中心區 | 因境內有磨子場,故名。2016年成立磨子社區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中塘村 | ~200 | 鄉中心區 | 以舊名中合大隊之“中”字,又取境內堰塘之“塘”,故名。…[詳細] |
堰口村 | ~201 | 村莊 | 因境內有一堰口而得名。1961年從磨子公社五田大隊析置,以境內堰口命名堰口大隊,1984年為磨子鄉堰口村,設立堰口村村民委員會。2002年,聯社村和莉…[詳細] |
石梯村 | ~202 | 村莊 | 因境內一石上修有約一里的石梯,故名。民國時為太集鄉6保,1951年為6村,1953年以境內一石上修有約一里的石梯而命名石里村,1956年劃屬磨子鄉,1…[詳細] |
竹山村 | ~203 | 村莊 | 因境內有一竹山嶺而得名。1961年從磨子公社印盒大隊析置,以境內竹山嶺命名竹山大隊,1984年為磨子鄉竹山村,設立竹山村村民委員會。2002年,印盒村…[詳細] |
小李村 | ~204 | 村莊 | 因境內有一小李山而得名。民國時為13保,1951年為13村,1953年以境內有條較長的溪河命名長河村,1958年并入磨子公社大柏大隊,1961年析置,…[詳細] |
白河村 | ~205 | 村莊 | 因境內有一白河而得名。1961年從磨子公社歡樂大隊析置,以境內白河得名白河大隊,1984年為磨子土家族鄉白河村,設立白河村村民委員會。2002年,白河…[詳細] |
萬福村 | ~206 | 村莊 | 取人民生活萬年幸福之意而得名。民國時為磨子鄉10保,1951年為10村,1953年取人民生活萬年幸福之意命名萬福村,1958年為磨子公社萬福大隊,19…[詳細] |
地名由來:
磨子土家族鄉因境內有一磨子山而得名。
基本介紹:
磨子土家族鄉是忠縣唯一一個少數民族鄉,位于忠縣東南部,面朝長江,背靠方斗山,距縣城23公里,毗鄰忠縣三峽港灣景區、與忠縣烏楊工業園區接壤。境內有G50滬蓉、G69銀百兩條高速公路交匯,交通比較便捷。幅員面積31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96米,以山地、丘陵為主,轄7個村、1個社區,共有71個村(居)民小組7070戶18585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8084人,占全鄉人口的43%。
榮譽排行:
2023年11月,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命名磨子土家族鄉為第十二批重慶市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鄉鎮(街道)。
2018年12月,國家民委命名磨子土家族鄉為第六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
磨子土家族鄉聯系電話:023-54787513
歷史沿革:
清末,屬天塹鄉。
民國二十年(1931年),天塹鄉析置磨子鄉。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磨子鄉并入彭磨聯保。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彭磨聯保析出為磨子聯保。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磨子聯保并入烏楊鄉。
民國三十年(1941年),復設磨子鄉。
1958年,磨子鄉改為磨子公社。
1984年,磨子公社改為磨子土家族鄉。
2003年3月21日,撤銷磨子鄉,設立磨子土家族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