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盛鎮 | 隸屬:渝北區 |
區劃代碼:500112143 | 代碼前6位:500112 |
行政區域:重慶市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 |
聯系電話:023-67283312 | 郵政編碼:401142 |
轄區面積:約50.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37萬人 |
人口密度:約271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長盛路72號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1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興盛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寓意“興旺、昌盛”,故名“興盛”。1993年成立大盛街道居民委員會。2008年更名為興盛社區居民委員會。…[詳細] |
東升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此地原隸屬明月鎮,寓意東方初升的月亮,代表明月人民純潔美麗,照耀著明月鎮四條大街,故名東升。…[詳細] |
青龍村 | ~201 | 村莊 | 因山嘴植被茂密,地形似龍,得名青龍嘴。村沿用其名。…[詳細] |
大盛村 | ~202 | 村莊 | 因地處大盛鎮中心地帶,寓意興盛繁華,故名。…[詳細] |
東河村 | ~203 | 村莊 | 因地處明月場東河邊,故名東河,村沿用其名。…[詳細] |
東山村 | ~204 | 村莊 | 東山鄉是以前的貧困鄉,位于原江北縣東北部,為了脫貧,表達意欲東山再起之意,故名。…[詳細] |
魚塘村 | ~205 | 村莊 | 因此地原開有一個養魚的水塘,故名。1950年為興盛鄉騎龍村。1958年屬樓坊管區。1962年為騎龍大隊。1981年為大盛公社。1984年更名為魚塘村。…[詳細] |
云龍村 | ~206 | 村莊 | 撥云村、金龍村各取一字得名“云龍”,寓意“云中之龍,永遠都是姣姣者”,故名。…[詳細] |
順龍村 | ~207 | 村莊 | 取“牛氣十足山連山,風調雨順龍飛天”之意,故名“順龍”。村沿用其名。…[詳細] |
隆仁村 | ~208 | 村莊 | 取“仁義興隆”之意,故名隆仁場。村沿用其名。…[詳細] |
隆盛村 | ~209 | 村莊 | 境內有一地原名隆盛場,取生意興隆、財源茂盛之意。村沿用其名。…[詳細] |
明月村 | ~210 | 村莊 | 取自唐朝詩人李商隱的《利州江潭作》:“自攜明月移燈疾,欲就行云散錦遙。”。兼有“明珠”之意,故名。…[詳細] |
人和村 | ~211 | 村莊 | 寓意人和萬事興,故名。2003年撤鄉并鎮后由沙坎、頭山、勞武三村合并而成為人和村。2009年更名為人和社區村民委員會。2019年更名為人和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真理村 | ~212 | 村莊 | 因有所學校叫真理小學,要求學生學習、做人要堅持真理,故名。…[詳細] |
三新村 | ~213 | 村莊 | 新興、新光、新民三村合并,三新表達三村合一,面貌全新之意。故名。…[詳細] |
千盞村 | ~214 | 村莊 | 取“燈火輝煌照亮千家萬戶”之意,百姓安居樂業前途永遠光明。故名千盞。村沿用其名。…[詳細] |
天險洞村 | ~216 | 村莊 | 因境內溶洞海拔較高,地理位置險峻得名天險溶洞,設立村時以此為名。…[詳細] |
菊花壩村 | ~217 | 村莊 | 在很久以前,據說此地有一個大戶人家滿山遍野的種滿了菊花,故名菊花壩。村沿用其名。…[詳細] |
地名由來:
清朝建場時,有慶賀開場聯曰:“場有一二人才,所為大也;團有五百炊煙,何其盛歆。”取對聯中“大”與“盛”字為場名,大盛鎮沿用場名。
基本介紹:
重慶市渝北區轄鎮。1929年建大盛鄉,1946年改興盛鄉,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大盛公社,1983年改為大盛鄉,1993年由大盛、隆仁、東山3鄉合并建鎮。位于區境東北部,距區府33公里。面積50.5平方公里,人口2.3萬。通公路。轄高坪、麥子、魚塘、鳳凰、樓坊、平橋、川洞、順龍、新云、撥云、花盆、新生、太陽、永樂、小沖、金龍、隆仁、隆盛、馬石、白合、東明、東山、東河、東模、革新、東聯、東興、東發28個村委會和街道第3個居委會。企業有煤炭、農機等業。農業主產水稻、小麥、玉米等。.
榮譽排行:
2020年1月,大盛鎮被認定為重慶市鄉村治理體示范村鎮。
大盛鎮聯系電話:023-67283312
歷史沿革:
民國十八年(1929年),改場鎮制為鄉鎮制,始置大盛鄉。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更名興盛鄉。
1958年,興盛鄉與納隆仁鄉8村合建為興盛公社。
1981年,興盛公社因重名,更名大盛公社。
1984年,大盛公社復改為大盛鄉。
1994年1月,大盛鄉與東山鄉和隆仁鄉合并為大盛鎮。
2008年,榮光村劃歸統景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