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兩坪鄉 | 隸屬:巫山縣 |
區劃代碼:500237207 | 代碼前6位:500237 |
行政區域:重慶市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渝 |
聯系電話:023-57634567 | 郵政編碼:404700 |
轄區面積:約85.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9766人 |
人口密度:約115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兩坪鄉石龍村3社基層治理指揮中心 | |
下轄地區:1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周家村 | ~202 | 村莊 | 因境內周家槽而得名,地形為槽,住戶多姓周,故名。…[詳細] |
溪溝村 | ~206 | 村莊 | 因境內大溪溝而得名,以境內一條溪溝橫穿全境,面積較大,故名。…[詳細] |
金線村 | ~215 | 村莊 | 因境內金線坪而得名,此地為一塊大平地,平地中有一條土質不同的地,小麥熟期比其余地較早,遠看像一條金線,故名。…[詳細] |
望霞村 | ~216 | 村莊 | 因境內望霞峰而得名,望霞峰為巫山十二峰之一,又名神女峰,每當晨曦初露或夕陽西下,其峰白云繚繞,霞光輝映,故名。…[詳細] |
青峰村 | ~217 | 村莊 | 因境內一座最高的山峰長滿青松得名。原名高豐大隊,1981年因重名,更名為青松大隊,隸屬望霞公社;1984年,更名為望青峰村,隸屬望霞鄉;2003年11…[詳細] |
向鴨村 | ~218 | 村莊 | 成立時因境內向老山和鴨子池得名,從兩地名稱中各取一字命名。…[詳細] |
同心村 | ~219 | 村莊 | 成立時取同心同德之意而得名。1953年,成立同心村,隸屬馬坪鄉;1958年,更名同心區隊,并入兩坪公社;1961年,更名同心大隊,劃歸馬坪公社;198…[詳細] |
石龍村 | ~220 | 鄉中心區 | 因境內石龍得名,境內一巨石,形如龍,故名。…[詳細] |
華家村 | ~221 | 村莊 | 因境內華家灣而得名,此山灣內華姓住戶多,故名。…[詳細] |
仙橋村 | ~222 | 村莊 | 因境內仙女橋而得名,該村有一自然小山梁,形似自生橋,為行人要道,傳說是仙女所筑,故名。…[詳細] |
朝元村 | ~223 | 村莊 | 因境內朝元觀而得名,此地曾建有一供奉祖師的道觀,名朝元觀,故名。…[詳細] |
地名由來:
兩坪鄉因境內有馬腳坪和東坪壩而得名。
基本介紹:
兩坪鄉位于重慶市巫山縣東北部約20公里,幅員面積85.2平方公里,耕地14361畝,海拔410-1500米,轄12個村、93個自然社、3745戶、15321人。2001年,全鄉糧食總產量達到1335萬斤,與上年基本持平,農民人均純收入1301元,比上年增收18元,農民溫飽問題基本得到解決。
-鄉鎮概況
兩坪鄉修建村級公路20公里;建成了石龍坪自來水工程,全鄉新建人畜飲水骨干池6口5000立方米;植樹造林2500畝,既綠了荒山,保持了水土,又美化了環境;農網改造開展7個村,基本完工1個村,為改善農村落后面貌創造了條件。
兩坪鄉在《兩坪鄉經濟社會發展規劃(2001—2005)》中
兩坪鄉聯系電話:023-57634567
歷史沿革:
1949年后,為兩坪鄉,屬第一區。
1953年4月,從兩坪鄉析出增置七星、朝元、馬坪3鄉;同年9月,又從兩坪析置石羊、三合2鄉。
1955年3月,石羊、三合并入兩坪。
1956年4月,馬坪、七星、朝元并入兩坪。
1957年5月,石羊、三合并入兩坪,并從兩坪析設早陽鄉,并復置馬坪鄉。
1958年4月,兩坪鄉與馬坪鄉合并成立兩坪公社。
1960年6月,中和區的早陽公社并入兩坪公社。
1961年7月,從兩坪公社析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