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巴川街道 | 隸屬:銅梁區 |
區劃代碼:500151001 | 代碼前6位:500151 |
行政區域:重慶市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渝 |
聯系電話:023-45682675 | 郵政編碼:402560 |
轄區面積:約37.3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4.18萬人 |
人口密度:約3799人/平方公里 | |
辦事處地址:巴川街道中興路91號 | |
下轄地區:11個社區、5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東方社區 | ~001 | 主城區 | 因位于巴川街道東部而得名東方社區。以前是東方村,2007年將原銅梁縣巴川鎮東方社區居民委員會更名為銅梁縣巴川街道東方社區居民委員會后,沿用至今。…[詳細] |
東城社區 | ~002 | 主城區 | 因位于城區的東方而得名東城社區。2007年將原銅梁縣巴川鎮東城社區居民委員會更名為銅梁縣巴川街道東城社區居民委員會后,沿用至今![詳細] |
和平社區 | ~003 | 主城區 | 以居委會駐地和平路而得名和平社區。2007年將原銅梁縣巴川鎮和平社區居民委員會更名為銅梁縣巴川街道和平社區居民委員會后,沿用至今。…[詳細] |
正街社區 | ~004 | 主城區 | 因位于原巴川鎮正中心步行街而得名正街社區![詳細] |
龍山社區 | ~005 | 主城區 | 龍山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體育街社區 | ~006 | 主城區 | 由原體育街社區、龍門村合并,保留體育街社區名![詳細] |
八一路社區 | ~008 | 主城區 | 因境內有軍民共同修建的八一路(道路)而得名八一路社區。…[詳細] |
仙魚社區 | ~009 | 主城區 | 因轄區內有仙魚街、仙魚橋而得名仙魚社區。…[詳細] |
淮遠社區 | ~010 | 主城區 | 淮遠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袁家社區 | ~011 | 主城區 | 以境內有袁家河碥而得名袁家社區。袁家村1950年前屬北郭鄉第一保。1951年命名袁家村,1958年為袁家大隊,1983年改名為袁家村。2007年,原袁…[詳細] |
柿花社區 | ~012 | 主城區 | 柿花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接龍村 | ~201 | 主城區 | 以境內有一接龍橋,且龍又代表銅梁龍文化,故命名接龍村。…[詳細] |
玉皇村 | ~202 | 村莊 | 以境內有玉皇觀得名玉皇村。玉皇村1950年前屬西郭鄉第四保,1951年為玉皇村,1958年為玉皇大隊,1983年改名為玉皇村。方碑村1950年前屬西郭…[詳細] |
千年村 | ~203 | 城鄉結合區 | 以境內有一古老房子,年代悠久,習稱千年房子,故命名千年村。…[詳細] |
大雁村 | ~204 | 村莊 | 大坡村、鴻雁村合并,命名大雁村。大坡村1950年屬北郭鄉第七保。1951年命名大坡村。1958年為大坡大隊。1983年改名為大坡村。鴻雁村1950年前…[詳細] |
盤龍村 | ~205 | 村莊 | 以境內有盤龍寺,龍也代表銅梁龍文化命名盤龍村![詳細] |
地名由來:
巴川街道因巴川河橫穿城區,曲曲彎彎,形如“巴”字而得名。
基本介紹:
在重慶市的西北部,“中國龍燈藝術之鄉”、國際主義戰士邱少云故里,閃耀著一顆璀璨的明珠——銅梁縣巴川街道。
巴川街道,地處銅梁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前身為巴川鎮,幅員面積37.33平方公里,下轄9個社區和5個村,截至2010年底,城鎮人口近6萬,農村人口2萬多。
巴川,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人杰地靈。自唐·長安四年建縣以來,巴川已有1300多年歷史,既是舊石器先民繁衍生息之地,又是歷代兵家駐軍之要塞;既有古代巴川令趙延之六戰六捷的卓越政績,又有近代劉雪庵歌謠的繞梁之音。
近年來,巴川街道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強化“三大服務”(服務基層、服務群眾、服務發展)為主要動
巴川街道聯系電話:023-45682675
文化旅游:
邱少云烈士紀念館位于銅梁縣巴川街道,地處縣城鳳山之巔,占地面積16000平方米。館名“邱少云烈士紀念館”由原國家主席、中央軍委常務副主席楊尚昆題寫。館區由“邱少云烈士紀念碑”和“邱少云烈士事
歷史沿革:
唐宋時,境域屬巴川縣。
元明清朝時期,屬巴川里。
民國元年(1912年)后,為巴川鎮治所在。
1953年4月,改為城關區。
1955年12月,改為城關鎮。
1981年8月,更名巴川鎮。
2006年10月,巴川鎮析置巴川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