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香爐山街道 | 隸屬:高新區 |
區劃代碼:500106020 | 代碼前6位:500106 |
行政區域:重慶市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渝 |
長途區號:023 | 郵政編碼:400000 |
轄區面積:約36.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7.33萬人 |
人口密度:約200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5個社區、2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康居西城第一社區 | ~001 | 特殊區域 | 以轄區內“康居西城公租房”而得名。于2011年10月康居西城七組團成立臨時籌備組,2014年1月經過居民選舉和通過命名康居西城第一社區居民委員會。得名…[詳細] |
康居西城第二社區 | ~002 | 特殊區域 | 以轄區內“康居西城公租房”而得名。該地原是復興寺村農田,2010修建康居西城公租房,于2014年1月正式成立居民委員會并得名,此地名沿用至今。…[詳細] |
康居西城第三社區 | ~003 | 特殊區域 | 轄區公租房因愿老百姓健健康康、安居樂業,且地處重慶西部,而得名“康居西城”。為以“康居西城公租房”冠名的第三個社區,故名。…[詳細] |
思賢社區 | ~004 | 主城區 | “思賢”出自《三國志·諸葛亮傳》中“總攬英雄,思賢若渴”。社區以轄區內主要干道“思賢路”而得名。…[詳細] |
學善社區 | ~005 | 主城區 | 因周圍學校眾多,取學子美好善良的品德之意,故名學善路,社區以此道路得名。…[詳細] |
雙佛村 | ~200 | 村莊 | 境內原有一寺廟,其內供奉有一座觀音菩薩和一座藥王菩薩,取名雙佛。后逐漸形成自然村,在村內設立村民委員會,故名。…[詳細] |
香爐山村 | ~201 | 村莊 | 因此地有一座山形式香爐,得名香爐山。后逐漸形成自然村,在村內設立村民委員會,故名。…[詳細] |
基本介紹:
街道因香爐山得名。香爐山,系縉云山脈之支脈寨山坪余脈,位于香爐山街道的東邊。據傳,原名香云山,該處山頂高聳,祥云繚繞,樹木茂盛,花香四溢。因“伸手可摘云,俯身即聞香”而名香云山。后因山頂平地拔起,四周石崖嶄絕,頂平腰束,形狀酷似香爐,故而又名“香爐山”。
香爐山山頂面積大約二十余畝,地勢平坦,有四門,四周條石壘砌,樹木叢生。前清時期,這里是達官顯貴,地主鄉紳,或敬香拜佛、或消暑納涼、或踏青聚會、或休閑娛樂的好去處;而今,始建于清代的寺廟,已蕩然無存,唯有殘頭斷臂的菩薩散落在雜草間,見證著“破四舊”的遺憾和昔日香火的興盛。但山頂正中一處清泉,至今噴涌而出,終年流淌,殊為神奇。
站在香爐山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