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保合鎮 | 隸屬:豐都縣 |
區劃代碼:500230119 | 代碼前6位:500230 |
行政區域:重慶市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渝 |
聯系電話:023-70687004 | 郵政編碼:408200 |
轄區面積:約78.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11萬人 |
人口密度:約142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保合鎮文曲路123號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2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何家場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因此地原有何姓居民較多而得名何家場。2001年以前為何家場村;2001年9月何家場村與龍門村合并為何家場社區,建立何家場社區居民委員會至今。…[詳細] |
萬泉村 | ~200 | 鎮鄉結合區 | 因境內有一座萬泉寺,得名萬泉村。1953年為萬泉大隊;1986年更名為萬泉村,設立村民委員會;2001年,萬泉村、永紅村合并為萬泉村,沿用至今。…[詳細] |
新屋坪村 | ~201 | 村莊 | 該村四面峽谷,而村委會駐地地勢平坦;當時修新房較多,全是新建成的屋基,得名新屋坪村。…[詳細] |
馬家場村 | ~202 | 村莊 | 此地有一塊大石頭像一匹馬,院子比較集中且較多,曾經是一個集市,得名馬家場村。…[詳細] |
文家邊村 | ~203 | 村莊 | 該村姓文的居民較多,得名文家邊村。1953年為文家邊大隊,1985年更名為文家邊村,設立村民委員會;2001年9月,文家邊村、五云村、金灣村合并為文家…[詳細] |
牟家場村 | ~204 | 村莊 | 今。該村曾有一家姓牟的大戶,房屋較多且集中,得名牟家場。…[詳細] |
范家溝村 | ~205 | 村莊 | 該村境內有一河溝,河溝附近大多居民姓范,得名范家溝村。…[詳細] |
普子場村 | ~206 | 村莊 | 清朝時,此地房屋集中較多,而且是四面來往人群的必經之路。當時就有商家在此開了一個小鋪子,方便來往的人群買賣東西,自然而然形成趕集逐步擴大,所以人們根據…[詳細] |
金盤村 | ~208 | 村莊 | 該村曾有一座寺廟叫金盤寺,得名金盤村。1958年為4大隊;1993年9月改名金盤村,設立村民委員會;2001年9月,馬頸子村、長壩村金盤村合并為金盤村…[詳細] |
新院子村 | ~209 | 村莊 | 該村駐地曾有一位姓許的老爺,把自己的住處修成了一個四合大院,有內外壩,取了一個院名叫新院子,得名新院子村。…[詳細] |
余家壩村 | ~210 | 村莊 | 該村地勢平坦,一壩良田一望無際,姓余的居民較多且集中,得名余家壩村。…[詳細] |
蓋靈廟村 | ~211 | 村莊 | 該村曾建有一座寺廟,廟內設有靈位供佛教之用。傳說很靈,歷史也悠久,因此人們從很遠的地方都趕來燒香拜佛,得名蓋靈廟村。…[詳細] |
竹林沖村 | ~212 | 村莊 | 該村駐地在很早以前有一片斑竹林,長得高大茂盛,得名竹林沖村。…[詳細] |
地名由來:
保合鎮因抗戰取保衛和平之意而得名。
基本介紹:
保合鎮位于豐都縣長江北岸腹心地帶,地處蔣家山山脈北麓,東鄰十直鎮、樹人鎮,西接仁沙鎮、社壇鎮,南毗虎威鎮,北連三元鎮、雙龍鎮、青龍鄉。境內有保合、金盤2個場鎮,鎮政府駐地在何家場社區,距豐都縣城48公里。幅員面積78.4平方公里,轄12個行政村、1個社區,90個村(居)民小組,總戶數7970戶,總人口22072人。耕地面積3246.2公頃,森林覆蓋率49.6%,境內海拔275米—1035米,平均氣溫17.1℃,屬立體型氣候,2020年命名為“重慶市生態文明示范鎮”。
全鎮梨橙、肉牛、土雞、生豬、優質水稻等產業優勢明顯,其中梨橙種植超過866.67公頃,“保合梨橙”成為全縣知名水果品牌。發
保合鎮聯系電話:023-70687004
歷史沿革: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月,設保合鄉。
1958年,保合鄉改為保合公社。
1983年1月,保合公社改為保合鄉。
1992年1月,金盤鄉并入保合鄉。
2008年1月,保合鄉撤鄉設鎮,改為保合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