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麒麟鎮 | 隸屬:樅陽縣 |
區劃代碼:340722109 | 代碼前6位:340722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皖G |
長途區號:0552 | 郵政編碼:246000 |
轄區面積:約92.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36萬人 |
人口密度:約25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麒麟村 | ~200 | 鎮中心區 | 麒麟村:地處鎮中,是鎮政府所在地,由原麒麟社區、永安村、程莊村、高塥村合并而成,總人口8768人。…[詳細] |
泊塘村 | ~201 | 村莊 | 泊塘村:地處鎮西部,由原泊塘村、九楓村、先鋒村合并而成,面積9.5平方公里,67個村民組,總人口4700余人。…[詳細] |
梅花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梅花村:地處鎮西南,由原梅花村、岳廟村、人民村合并而成,總人口8500余人。…[詳細] |
石婆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石婆村:地處鎮東部,由原石婆村、中蘇村合并而成,總人口5300余人。…[詳細] |
新安村 | ~204 | 村莊 | 新安村:地處麒麟鎮東南部,由原新安村、樂陽村合并而成,總人口3672人。…[詳細] |
陽和村 | ~205 | 村莊 | 陽和村:地處鎮北面,由原陽和村、蘆塘村、平山村、白馬村合并而成,總人口8600余人,是銅陵市人口最多的村。…[詳細] |
岱鰲村 | ~206 | 村莊 | 岱鰲村:地處鎮最北面,北與廬江縣相鄰,西與桐城市接壤,東與錢橋鎮毗鄰,總人口3900余人。…[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境內有座麒麟橋,相傳張知府配門向造橋,取吉祥之意,后毀于戰火,故得名。
基本介紹:
麒麟古鎮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岱鰲山的靈氣,菜子湖的潤澤,地處樅(陽)、桐(城)、廬(江)三縣(市)交會處的的區位優勢,名播全國的“三、六、九”集市,使麒麟得天獨厚,愈顯勃發生機。一九九二年撤區建鎮,轄十八個行政村、一個居委會,人口4萬多人。省級樅桐公路通過鎮區,麒麟自然成為樅陽縣西北“第一門戶”。麒麟兒女勵精圖治,用聰明和智慧創造了許多輝煌:全省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工作先進單位;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目標管理先進單位……
豐厚的人文資源。綿延數十里的岱鰲山,樹木蔥籠,植被繁茂,山上有“石小姐”、“公獅子”、“母獅子”、“香菇墳”、三貞庵等景點,一代美學宗師朱光潛就出生在岱
榮譽排行:
2023年5月,麒麟鎮被評選為2023-2025年度樅陽縣文明村鎮。
2021年1月,2020年度安徽省衛生城市(縣、區、鄉鎮)名單出爐,麒麟鎮榜上有名。
2020年4月,麒麟鎮上榜第五屆安徽省文明村鎮名錄。
2014年9月,環境保護部授予麒麟鎮2012年—2013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陳介元、陳新啟烈士墓,占地面積22平方米。為正定縣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文物本體外,東、南、西、北各5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南、西、北各7米。
夜成墩遺址,占地面積6192平方米。為正定縣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遺址本體外,東10米、南5米、西、北各15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南、西、北各15米。
朱勛烈士墓位于樅陽縣麒麟鎮岱鰲村岱鰲山東麓三貞庵北側50米山腰處,年代為1948年,占地面積58平方米。2024年2月,被公布為樅陽縣第五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墓冢為中心,東、南、
李景堂烈士墓位于樅陽縣麒麟鎮岱鰲村橫山東南面(山腳)海老凹地西北面10米處,年代為1948年,占地面積375平方米。2024年2月,被公布為樅陽縣第五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墓冢為中
歷史沿革:
1949年設麒麟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紅旗人民公社麒麟管理區;1961年為麒麟人民公社;1984年為麒麟鄉;1992年為麒麟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