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金社鎮 | 隸屬:樅陽縣 |
區劃代碼:340722115 | 代碼前6位:340722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皖G |
長途區號:0552 | 郵政編碼:246000 |
轄區面積:約62.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03萬人 |
人口密度:約32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2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楊市村 | ~200 | 鎮中心區 | 現楊市村是由原楊市村和高嶺村于2005年合并而成,是樅陽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范村。
楊市村位于金社鄉中東部,東聯橫埠鎮,西毗楊市河,…[詳細] |
長溪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長溪村:位于樅陽縣城的東面,距縣城33公里,長溪村是由原唐莊、樓山、長溪三村合并而來;全村共有農戶1077戶,總人口為4228人。擁有耕地3174畝,…[詳細] |
云嶺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云嶺村地處金社鄉北邊,與白梅鄉孫畈村毗連,東、西與向榮村、秀山村相鄰,南與長溪村對接,屬半山半畈地區,有東西約6公里的縣級公路擦邊而過。全村有22個自…[詳細] |
楓沖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楓沖村地處金社鄉中部,銅安公路橫穿村域中部,全村區域面積4.8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780畝,山地2200畝,花卉苗圊基地一個。全村人口3520人,村…[詳細] |
金渡村 | ~204 | 村莊 | 金渡村地處金社鄉西邊,西臨白蕩湖,銅安公路穿村而過,交通便利,該村人口4180人,黨員61人。
該村以農業為主,在鄉黨委政府的的堅強領導下,…[詳細] |
金山村 | ~205 | 村莊 | 金山村位于金社鄉西邊,東依楓沖、長溪兩村,南瀕白蕩湖,西與項鋪接壤,北靠秀山村。村名源于境內銅山自然景觀。白金公路穿境而過,距銅安公路僅有1公里。總面…[詳細] |
龍口村 | ~206 | 村莊 | 龍口村概況
龍口村位于金社鄉西南部,瀕臨美麗的白蕩湖畔,是由原姚塘村、龍口村村于2005年合并而成。面積約7.5平方公里,轄33個村民組,現…[詳細] |
桃山村 | ~207 | 村莊 | 桃山村黨總支組建于2005年,設三個黨支部,10個黨小組,86名黨員。總支委會員會3人,村民委員會3人。全村總人口3700人,耕地面積1700畝。山地…[詳細] |
向榮村 | ~208 | 村莊 | 向榮村概況
金社鄉名源于境內金雞嶺、社崇河兩大自然景觀。位于樅陽縣中部,總面積6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698公頃,轄12個行政村,總人口4…[詳細] |
星河村 | ~209 | 村莊 | 星河村地處金社鄉東端,南面瀕臨白蕩湖,東邊與橫埠接壤,全村現有人口2873人,37個村民組,黨小組3人,共有黨員63人。
近年來,該村兩委一…[詳細] |
秀山村 | ~210 | 村莊 | 秀山村位于金社鄉的西北端,西與項鋪鎮接壤,北與白梅鄉的柳峰村毗鄰,東與云嶺村交界,南與金山村交界。該村屬丘陵山區,面積有6.15平方公里,山場面積有4…[詳細] |
鰲山村 | ~211 | 村莊 | 鰲山村座落在金社鄉最南端,東南邊是白蕩湖水域,北邊與篤山圩連接,全村人口1986人,面積為4.23平方公里,可耕面積4500畝,全村黨員34人,設3個…[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境內有山峰金雞嶺,有河流社崇河,取兩地名首字,故得名。
基本介紹:
樅陽縣轄鄉。1956年設金社鄉,1961年改公社,1984年改鄉,1992年金渡鄉并入。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城42公里。面積62.1平方公里,人口4.2萬。樅(陽)橫(埠)公路過境。轄高嶺 、向榮、西山、桃山、和平、崇嶺、秀山、塘莊、樓山、長溪、楊市、金山、星河、楓沖、金渡、龍口、鰲山、姚塘18個村委會。鄉辦企業有建筑、磚瓦、農機修配、石灰、皮革、炕坊、糧油加工等。農業主產水稻、小麥、茶葉。境內有劉大槐墓。
榮譽排行:
2023年8月,安徽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金社鎮為2022年度安徽省衛生城鎮。
2023年5月,金社鎮被評選為2023-2025年度樅陽縣文明村鎮。
文化旅游:
陳家山遺址,占地面積21600平方米。為樅陽縣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遺址本體外,東、南各20米、西10米、北3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南、西、北各15米。
劉大櫆(1698—1779),字才甫,號海峰,副貢,晚年曾在黟縣任儒學教諭。善為古文,師事方苞,劉大櫆承上啟下發展了桐城派的文論,為姚鼐所推崇,“桐城派”重要作家之一。該墓位于樅陽縣金社鎮向
歷史沿革:
1949年解放后設金社鄉。
1961年為金社人民公社。
1984年復置金社鄉。
1992年金渡鄉并入。
2017年撤銷金社鄉設立金社鎮,名稱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