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官埠橋鎮 | 隸屬:樅陽縣 |
區劃代碼:340722113 | 代碼前6位:340722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皖G |
長途區號:0552 | 郵政編碼:246000 |
轄區面積:約104.3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07萬人 |
人口密度:約19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官橋村 | ~200 | 鎮中心區 | 官橋村位于銅安路兩側,為官埠橋鎮黨委政府機關所在地,東邊與繼光、黃華村村接壤,西邊與向東村毗鄰,北邊與會宮鎮相鄰。2010年度糧食產量3500噸,棉…[詳細] |
向東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向東村位于官埠橋鎮北部,總人口3578人,轄47個村民組,總面積8.2公里。全村耕地面積2356畝,主要種植水稻、棉花等農作物。
村民經…[詳細] |
岱沖村 | ~202 | 村莊 | 岱沖村位于官埠橋鎮西南,地處菜籽湖下游,兩邊是山,中間是河道與田野,全村村莊基本是沿山腳而建,形成東西兩大部分。距鎮政府約7公里。東南與本鎮域的連湖村…[詳細] |
官山村 | ~203 | 村莊 | 官山村位于銅安路西側官岱路,西北雨壇路,與雨壇鄉查嶺村一山之隔,東與本鎮東河村一山之隔,繼光村接壤,南與本鎮連湖村一山之隔,與岱沖村相接。全村糧食產量…[詳細] |
繼光村 | ~204 | 鎮鄉結合區 | 繼光村位于銅安路兩側,距鎮政府0.5公里,東邊與官橋村接壤,南邊沿連城湖并與連湖村接壤,西邊與官山村接壤,北邊與向東村接壤。2006年度糧食產量310…[詳細] |
黃華村 | ~205 | 鎮鄉結合區 | 黃華村位于樅桐公路兩側,南以樅陽鎮交界,西與本鎮官橋村接壤,東和龍橋村交界,北與祖農村交界。全村糧食產量1900噸,棉花20噸,油料120噸,主產水稻…[詳細] |
祖農村 | ~206 | 鎮鄉結合區 | 祖農村位于黃龍公路兩側,距鎮政府約7公里,東北與本鎮的龍橋村接壤,西南與黃華村相接,西北抱龍山和佘仁頭山腳下。全村糧食產量2350噸,比上年增長8.5…[詳細] |
龍橋村 | ~207 | 鎮鄉結合區 | 龍橋村位于官埠橋鎮東邊,距鎮政府約8公里。全村糧食產量1300噸,比上年增長4%,棉花產量6噸,比上年增長7%,油料產量200噸,比上年增長1.2%。…[詳細] |
宋馬村 | ~208 | 村莊 | 宋馬村位于安徽安慶市樅陽縣公路兩側,距鎮政府約10公里,東鄰白蕩湖、南與山鎮萬橋村及樅陽鎮郭橋村接壤,西與本鎮龍橋村相鄰,北與本鎮陸崗村以會公路一線貫…[詳細] |
陸崗村 | ~209 | 村莊 | 陸崗村位于白蕩湖西南畔,ou會公路和掃黃路穿村而過,東北與本鎮團山村接壤,東南與宋馬村接壤,西南與龍橋村相接。距鎮政府向西10公里。全村糧食1000噸…[詳細] |
團山村 | ~210 | 村莊 | 團山村位于白蕩湖西畔,距鎮政府12公里。北與會宮鄉欄橋村、拔茅村接壤,南與陸崗和龍橋村相連,西靠城山頭。全村糧食產量1600噸,棉花產量10噸,油料產…[詳細] |
地名由來:
在明朝時,官方在鎮開設商埠,后在澗流上架一石橋,故得名官埠橋。
基本介紹:
史有“南能長江、北連舒廬、為水陸交通要道”之稱的官埠橋鎮位于樅陽縣西部。橫跨白蕩湖、菜子湖兩大水系。東連函山鎮,西接雨壇鄉,南與石磯鎮、樅陽鎮、安慶市郊區接壤,北同會官鄉毗鄰。區域總面積104.3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6155畝,山場面積57443畝,水場15000畝。下轄21個行政村,總人口41130人。官埠橋鎮人民政府駐地官埠橋鎮集鎮,桐縱、銅安公路于此交匯,是樅陽縣城北大門。
官埠橋鎮境內山巒起伏,山水資源豐富,礦物品種較多,銅、金、礬、大理石、花崗巖等,儲量較大,品位較高,分布集中,具開采價值。近幾年來,官埠橋鎮立足區位和資源優勢,抓地方特色經濟,走科技開發之路,增強群眾素質
榮譽排行:
2022年2月,安徽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官埠橋鎮為2021年度安徽省衛生鄉鎮(街道)。
文化旅游:
旌表太學生張恭牌坊,占地面積150平方米。為正定縣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文物本體外,東、南、西、北各3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南、西、北各5米。
儲炎慶墓位于樅陽縣官埠橋鎮繼光村,年代為1985年。2017年9月22日,儲炎慶墓被公布為安慶市第七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1949年設有官橋鄉;1958年為東方紅人民公社官橋管理區;1961年為官橋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官橋鄉;1999年9月為官埠橋鎮,名稱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