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龍源村 | 隸屬:齊云山鎮 |
區劃代碼:341022101208 | 代碼前6位:341022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J |
長途區號:0559 | 郵政編碼:2427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源于白云峰的瑯珰河(又名龍源河)經注入橫江,故得名龍源村,又故得名龍源村村民委員會。
基本介紹:
龍源村地處齊云山鎮東北側,距鎮政府所在地15公里,是一個偏遠山區村,2012年經過村級規模調整,原北山村,青春村,龍源村三村合并成現在的龍源村.轄龍源、龍川、辛田、邱家、許家23個村民小組。東與海陽鎮鹽浦村接壤,南與蘭渡村毗連,西與環居村相接,北與北山村相鄰,全村共有農戶708戶,人口2460人,黨員130人。村民主要經濟收入以竹、林、茶(茶葉、茶籽油)、菊為主,其次是外出務工和生豬養殖等其它經營為輔。
2003年村兩委一班人根據本村實際情況,為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積極發展菊花種植,通過近三年來的實踐、摸索,目前菊花種植面積已達2000余畝,僅此一項村民人均每年增收3000余元,現
歷史沿革:
解放后屬藍渡鄉;1958年屬超美人民公社藍渡大隊;1961年建白云,北山、龍源、青春四個大隊;1972年成立藍渡公社,屬之;1984年公社改鄉、大隊改村,復置藍渡鄉,設白云,北山、龍源、青春四村;1992年藍渡鄉與巖前鎮劃建齊云山鎮,屬之;1994年,白云村并入北山村,屬齊云山鎮;1995年4月劃出藍渡辦事處,屬之;1995年11月更名藍渡鄉,屬之;2004年隨藍渡鄉并入齊云山鎮;2011年,北山
周邊相關:
龍源村附近有中國狀元博物館、齊云山、休寧縣古城巖、麟圣博物館、見明堂民俗博物館、徽州大峽谷等旅游景點,有休寧松蘿茶、五城米酒、藍田花豬、萬安羅盤、五城茶干、鹽鋪菊花等特產,有齊云山道場音樂、萬安羅盤制作技藝、綠茶制作技藝(松蘿茶)、徽州板凳龍、皖南火腿腌制技藝(蘭花火腿腌制技藝)、徽州板凳龍(黃山市休寧縣)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