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洪琴村 | 隸屬:霞坑鎮 |
區劃代碼:341021109203 | 代碼前6位:341021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J |
長途區號:0559 | 郵政編碼:2427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人口數量:約3072人 |
地名由來:
先居的洪姓,以村居為鯨龜形,名曰“洪鯨”。元末,汪姓遷入,后又有胡、凌等姓遷入。其中汪姓成為村族主干,村居逐漸四向擴容,村落布局漸變成船形,人們在村前河道中建筑多道水圳、堨壩如琴鍵,于是村改今名:洪琴。
基本介紹:
歙縣霞坑鎮洪琴村地處歙縣南部,距歙縣縣城30公里。村莊東與鴻飛村為鄰,南靠石潭村,西與北岸鎮相接,北與績溪縣相連,杭徽公路和徽杭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區位優勢明顯。全村共有山地3000余畝,其中包括茶園1500多畝、桑園2500多畝,水田近1200畝,山場6萬多畝。村內主要水系為棉溪河,棉溪河洪琴段共有3000米左右,水資源相對較豐富。全村主要農業經濟收入以茶桑為主,輔以水稻、油菜等糧油作物,外出務工收入已占家庭收入的40%以上。同時由于交通便利,農業商貿活動十分發達。
全村轄11個村民組,994戶,3072人。村黨總支下轄黨支部4個(含1個“兩新”黨組織),全村黨員118人,流動黨員15名。新
榮譽排行:
2021年7月,黃山市農業農村局認定洪琴村為2021年黃山市“一村一品”專業示范村(鄉鎮),主打主品:茶葉。
2019年6月,洪琴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文化旅游:
馮仁鏡宅位于霞坑鎮洪琴村,時代為民國。馮仁鏡宅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蔚積堂位于霞坑鎮洪琴村,時代為民國。蔚積堂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蔭德堂位于霞坑鎮洪琴村,時代為清。蔭德堂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承華寶闕位于霞坑鎮洪琴村,時代為民國。承華寶闕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民國前,屬三十四都;民國期間,屬伏源鄉;解放初,仍屬之;1952年屬洪琴鄉;1958年成立霞坑公社,洪琴、萌坑、蔡坑、山后大隊屬之;1983年霞坑公社改霞坑鄉,設立洪琴村、萌坑村、蔡坑村、山后村;1992年石潭鄉與霞坑鄉合并成立霞坑鎮,洪琴村、萌坑村、蔡坑村、山后村屬之;2008年萌坑村、蔡坑村、山后村并入洪琴村,隸屬于霞坑鎮至今。
周邊相關:
洪琴村附近有馮仁鏡宅、蔚積堂、蔭德堂、承華寶闕、棠樾石牌坊群、徽州古城等旅游景點,有黃山毛峰、三潭枇杷、三口柑桔、歙硯、問政山筍、大方茶等特產,有黃山毛峰綠茶制作技藝、徽墨制作技藝(黃山市歙縣)、中醫診法(張一帖內科療法)、西園喉科、徽派版畫、新安醫學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