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九砂村 | 隸屬:深渡鎮 |
區劃代碼:341021101203 | 代碼前6位:341021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J |
長途區號:0559 | 郵政編碼:2427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轄區面積:約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684人 |
人口密度:約281人/平方公里 |
地名由來:
因村后有九股水并入江,水帶砂土,故名九砂,且村委會駐地于此,故得名。
基本介紹:
深渡鎮九砂村位于歙縣南面,新安江畔,距縣城27公里,總面積6平方公里,分九砂片和防里片區,轄119個村民組,627戶,1684人,其中勞動力人口1370人,從事經商外出務工314人,成立一個黨支部,有正式黨員69人。是一個以茶葉、水果生產為主的農業生態村,現有茶園1168畝,旱地200畝。果園1001余畝,竹林、經濟林1200畝,森林覆蓋率達83%,2011年九砂村人均純收入達到8000元。
幾年來,該村為改善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增加人民收入,一是狠抓茶葉這個主導產業,在新技術推廣、低產茶園改造,推廣使用農家肥,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生物農藥,提高了茶葉產量和質量,形成“一村一品”的格
榮譽排行:
2021年7月,黃山市農業農村局認定九砂村為2021年黃山市“一村一品”專業示范村(鄉鎮),主打主品:枇杷。
2020年12月,九砂村入選2020年度安徽省森林村莊。
2019年6月,九砂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歷史沿革:
民國前隸三十都,民國時期隸深渡鎮。
1949年后屬九砂鄉,1952年隸棉溪鄉。
1956年更名九砂大隊。
1961年成立棉溪公社、1983年推行農村人民公社改革設棉溪鄉、1992年2月撤區并鄉,定潭鄉、棉溪鄉并入深渡鎮,防里、九砂兩村隨屬之,2008年因區劃調整,防里村并入九砂村,隸屬不變。
周邊相關:
九砂村附近有棠樾石牌坊群、徽州古城、雄村景區、新安江山水畫廊、鮑家花園、擱船尖風景區等旅游景點,有黃山毛峰、三潭枇杷、三口柑桔、歙硯、問政山筍、大方茶等特產,有黃山毛峰綠茶制作技藝、徽墨制作技藝(黃山市歙縣)、中醫診法(張一帖內科療法)、西園喉科、徽派版畫、新安醫學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