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紹濂村 | 隸屬:紹濂鄉 |
區劃代碼:341021212210 | 代碼前6位:341021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J |
長途區號:0559 | 郵政編碼:242700 |
城鄉分類:鄉中心區 | 分類代碼:210 |
地名由來:
因一條小溪在此匯入濂溪,紹是接續意思,故名紹濂;且為村委會駐地,故得名紹濂村村民委員會。
基本介紹:
歙縣紹濂鄉紹濂村于2010年由五豐村和石耳村合并而成,地處石耳山南麓,是政府所在地,下轄17個村民小組,716戶, 2430人,其中黨員81名。主要資源有:林木、高山茶葉、高山蔬菜及土特產品等。
紹濂村離市區22.5公里,距縣城35公里,王街公路穿村而過,交通十分便利。紹濂村民風淳樸,環境優雅,境內有著名的石耳山。石耳山處歙縣東南,位于紹濂鄉、森村鄉、長陔鄉交界處。主峰海拔1234米,是新安江的源頭之一,府志記載:“石耳山孤峰瑰異,峰石倒垂如蓮瓣。多產藥草”,懸崖峭壁上生長著天然石耳,是極為珍稀的食用菌。
近些年,紹濂村立足本地資源,發揮比較優勢,走發展規模農業、特色農業、生態農業
歷史沿革:
民國前屬二十六都,民國時期屬王村區桂濂鄉;1952年8月建立朱陳鄉,紹濂、石耳村屬之;1955年12月設紹濂鄉,石耳村屬之;1958年10月屬王村(大)公社;1959年2月屬紹濂管理區。
1961年成立紹濂公社,紹濂、石耳村屬之,五豐大隊屬之;20世紀60年代紹濂村更名為五豐村;1983年3月公社改鄉,兩村屬之;2010年五豐村、石耳村合并成立紹濂村,隸屬于紹濂鄉。
周邊相關:
紹濂村附近有棠樾石牌坊群、徽州古城、雄村景區、新安江山水畫廊、鮑家花園、擱船尖風景區等旅游景點,有黃山毛峰、三潭枇杷、三口柑桔、歙硯、問政山筍、大方茶等特產,有黃山毛峰綠茶制作技藝、徽墨制作技藝(黃山市歙縣)、中醫診法(張一帖內科療法)、西園喉科、徽派版畫、新安醫學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