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杞梓里村 | 隸屬:杞梓里鎮 |
區劃代碼:341021108200 | 代碼前6位:341021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J |
長途區號:0559 | 郵政編碼:2427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人口數量:約4859人 |
地名由來:
原名溪子里,宋時改稱杞梓里。杞、梓系兩種優質木材,比喻優秀的人才,又因村委會駐于此地,故得此名。
基本介紹:
歙縣杞梓里鎮杞梓里村位于鎮政府所在地,《資本論》中唯一提到的中國人王茂蔭國相故里。省道S324和徽杭高速穿村而過。全村共有15個村民組,1598戶,4859人,村民代表52名。全村黨員223人,黨員比例4.79%,設黨總支1個,黨支部8個,其中兩新組織黨組織1個,非公企業黨組織2個。村民經濟收入主要依靠茶、桑、貢菊。目前,本村常年在外務工務工1451人,其中流動黨員7名。2014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0469.5元。2016年,村集體經營性收入9.43萬元。村“兩委”成員10人,平均年齡45歲,高中以上學歷3 人。該村獲得2010、2012年度全縣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
近年來,杞梓里村
榮譽排行:
2021年3月,杞梓里村被命名為第八批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2020年5月,杞梓里村被命名為2019年度黃山市衛生鎮村(社區)。
2016年12月,杞梓里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歷史沿革:
民國前,屬長樂鄉,三十三都。
解放后,置杞梓里鄉,梓一、梓二、舒川屬之;置王家鄉,茶川屬之;置磻溪鄉,橫山、石濟坑屬之。
1961年,建立蘇村公社,橫山、石濟坑屬之。
1983年公社改鄉,隸屬不變。
1992年蘇村鄉并入杞梓里鎮。
1994年恢復蘇村鄉。
2004年蘇村復并入杞梓里鎮,均隨之。
1961年成立杞梓里公社,1983年公社改鄉,1984年鄉改鎮,梓一、梓二、舒川先后屬之。
2008年,梓一、梓二、舒川
周邊相關:
杞梓里村附近有棠樾石牌坊群、徽州古城、雄村景區、新安江山水畫廊、鮑家花園、擱船尖風景區等旅游景點,有黃山毛峰、三潭枇杷、三口柑桔、歙硯、問政山筍、大方茶等特產,有黃山毛峰綠茶制作技藝、徽墨制作技藝(黃山市歙縣)、中醫診法(張一帖內科療法)、西園喉科、徽派版畫、新安醫學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