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宏村鎮 | 隸屬:黟縣 |
區劃代碼:341023101 | 代碼前6位:341023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皖J |
長途區號:0559 | 郵政編碼:242700 |
轄區面積:約187.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43萬人 |
人口密度:約7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宏村村 | ~200 | 鎮鄉結合區 | 宏村位于安徽省黟縣東北部, 村落面積19.11公頃,宏村始建于南宋紹熙年間(公元1131年),至今800余年。背倚黃山余脈羊棧嶺、雷崗山等,地勢較高,…[詳細] |
際村村 | ~201 | 鎮中心區 | 際村坐落在宏村鎮政府所在地,與世界文化遺產地宏村僅一河之隔,是文化遺產保護與旅游經濟發展的緩沖地,交通十分便捷;境內現有水墨宏村、奇墅湖國際旅游度假村…[詳細] |
雉山村 | ~202 | 村莊 | 雉山村又名盧村,位于黟縣北部,地處交通要道羊棧嶺南側,距宏村僅二公里,是以盧姓為主聚居的古村落。盧村以規模宏大、雕刻精美的木雕樓群而著稱,木雕樓享有中…[詳細] |
星光村 | ~203 | 村莊 | 星光村基本情況
星光村座落于黃山西南,緊鄰宏儒公路,距宏村景區5公里。該村有4個村民組,其中木坑村民組周邊數千畝竹林形成…[詳細] |
塔川村 | ~204 | 村莊 | 塔川村位于黟縣縣城東北部15公里處,距宏村景區3公里,這里屬于江南丘陵典型風貌,依山傍水,群山環抱,山高林密,翠竹郁郁蔥蔥,四季鳥語花香,常年云霧繚繞…[詳細] |
大同村 | ~205 | 村莊 | 大同村由原大同、民主、源溪三個村合并組成新的大同行政村,北面與黃山接壤,東與塔川村相鄰,西與雉山交界,南連世界文化遺產地宏村,距黟縣縣城約14公里。村…[詳細] |
龍江村 | ~206 | 村莊 | 宏村鎮龍江村是黟縣村級區劃調整的重點村之一(于2008年春由原龍川村與江村村合并組成龍江村),全村876戶、3018人,轄屬17個村民組,區域面積38…[詳細] |
湯蜀村 | ~207 | 村莊 | 湯蜀村基本情況
湯蜀村地處宏村鎮南部,該村以糧桑及經果林為支柱產業,全村12個村民組,農戶531戶,人口1763人,其中山場面積約119…[詳細] |
金家嶺村 | ~208 | 村莊 | 金家嶺村是黟縣縣委的誕生地,是縣委確定的紅色旅游基地,為發展紅色旅游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金家嶺村位于黟縣中部,距縣城5公里,位于世界文化遺產地——宏村、…[詳細] |
屏山村 | ~209 | 村莊 | 宏村鎮屏山村位于黟縣東北部,距縣城4公里,素有“小橋流水,人杰地靈”之美稱,又名九都村、舒村。黟金公路和北屏公路在此交會。全村有十一個村民組,36…[詳細] |
古溪村 | ~210 | 村莊 | 古溪村位于黟縣縣城東2.5公里,地處宏村鎮南端,東與西遞鎮隔山相連,西南與碧陽鎮接軌,東北與朱村毗鄰,正在興建的賽宏旅游公路依村而過。本村有6個自然村…[詳細] |
朱村村 | ~211 | 村莊 | 朱村位于縣城的東邊約2公里處,全村分布9個自然村,11個村民組,戶數386,總人口1388人,以農業人口為主,全村水田總面積1989畝,旱地254畝,…[詳細] |
泗溪村 | ~212 | 村莊 | 宏村鎮泗溪村是由原一心、雙聯、甲溪三個村區劃調整組成,地處深山區,以林茶為主,全村山林面積6萬畝,其中毛竹林1.3萬畝,茶園0.5萬畝。香榧、苦丁茶、…[詳細] |
地名由來:
因“擴而成太乙象,故而美曰弘村”得名弘村,清乾隆年間更為宏村,又因鄉鎮政府駐地宏村,故得名宏村鎮。
基本介紹:
宏村鎮位于黃山南麓,距黃山風景區南大門僅29公里,離黃山機場60公里,交通十分便捷。現轄21個村,142個村民組,面積187.1平方公里,全鎮常住人口2萬余人,流動人口5000人。境內山巒疊嶂,茂林修竹,清溪回流,風光宜人。有森林面積14318公頃,覆蓋率達77%,現為黃山市環境優美鄉鎮、黃山市生態文明鄉鎮、安徽省環境教育基地。
境內散落著眾多擁有千年歷史和文化積淀的徽派民居古村落。特別是宏村古村落建村860余年歷史。現存明清古民居158幢,俗稱“牛形古村”,有舉世無雙的環村水系,是人與自然結合的光輝典范。2000年11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同時,宏村鎮先后被
榮譽排行:
2021年8月,宏村鎮入選第一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鄉)名單。
2020年11月,宏村鎮被授予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2020年4月,宏村鎮上榜第五屆安徽省文明村鎮名錄。
2016年11月,宏村鎮入選第三批安徽省千年古鎮。
2016年10月,宏村鎮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認定為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
2014年7月,宏村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0年3月,宏村鎮入選第一批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村)。
2007年1月,環境保護部授予宏村鎮第六批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宏村,位于黃山南麓黟縣東北部,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水系古村落,被譽為“中國畫里鄉村”。南宋紹興年間,宏村人獨具匠心開仿生學之先河,建造出堪稱“中國一絕”的人工水系村落,整個村落就像一
宏村古建筑群位于安徽省黟縣城東北11公里處,為明、清、民國時期徽州民居建筑群。宏村,又名泓村。公元1131年,宏村始祖汪彥濟因遭火災之患,舉家從黟縣奇墅村沿溪河而上,在雷崗山一帶建十三間房為
狀如半月,水平如鏡,藍天白云、青磚綠瓦在其中構造了另一個世界。“月沼”,老百姓稱月塘,這是所謂“牛胃”,老百姓稱“牛小肚”。月沼建于明永樂年間(公元1403年-1424年),當時宏村76世祖
面倒影浮光,水天一色,遠峰近宅,跌落湖中,動靜相宜,更顯明麗。南湖位于宏村南首,建于明萬歷丁未年(1607年),宏村村落經永樂年間到萬歷年間,樓舍連棟,高低錯落,人口繁衍,光靠月塘蓄水已不夠
龍池灣景區位于世界文化遺產地宏村旁羊棧河水系源頭,是古黟官道羊棧嶺古棧道的驛站基地。為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國家AAA級景區。東距世界地質公園--黃山僅25公里,西距國家級森林公園--牯牛降僅
歷史沿革:
宋元時期,分屬會昌鄉、順仁鄉;明清時期,屬二都、九都、十都、十一都。
民國時期屬際村鄉、碧芙鄉。
1956年2月,撤區并鄉,設立際聯鄉、泗溪鄉、和平鄉。
1961年4月,黟縣恢復建制,仍為際聯公社。
1961年7月設立龍江公社,1962年易名陽光公社。
1992年1月際聯鄉與泗溪鄉合并建立際聯鎮。
2002年際聯鎮更名宏村鎮,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