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昌溪村 | 隸屬:昌溪鄉 |
區劃代碼:341021203200 | 代碼前6位:341021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J |
長途區號:0559 | 郵政編碼:242700 |
城鄉分類:鄉中心區 | 分類代碼:210 |
地名由來:
因取滄山、昌源河而名村滄溪,后因吳氏家族在此定居,認為“滄”有歷經滄桑的意思,不吉利,又因昌源河別名為昌溪,后雅化為昌溪,且村委會駐地于此,故得名。
基本介紹:
昌溪村是黃山市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村,也是安徽省歷史文化名村,為昌溪鄉政府駐地。2008年初昌溪鄉實施村級區域調整時,把原紅旗、紅心、昌源、密川四個行政村合并后定名為昌溪村。昌溪村轄8個村民小組,1203戶3444人,全村勞動力2070人,其中外出務工1170人。昌溪村總面積為4.56平方公里,農用地面積9916畝,其中耕地面積297畝,園地3278畝(其中茶園2356畝、桑園229畝),林地6341畝。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395萬元,其中農業收入629萬元,工業收入285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874元。
昌溪村黨總支有黨員153名,下設5個黨支部,黨總支和各黨支部都建有黨員活動室
榮譽排行:
2023年5月,昌溪村周邦頭中心村被批準為2023年度美麗鄉村省級中心村。
2023年4月,安徽省農業農村廳認定昌溪村為2023年度安徽省美麗宜居村莊。
2021年1月,昌溪村入選第八批安徽省千年古村落名單。
2020年11月,昌溪村被授予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2020年4月,昌溪村上榜第五屆安徽省文明村鎮名錄。
2020年2月,昌溪村被認定為2019年度第二批安徽省美麗鄉村重點示范村。
2020年5月,昌溪村被命名為2019年度黃山市衛生鎮村(社區)。
2019年12月,昌溪村入選第一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
2019年6月,昌溪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文化旅游:
太湖祠建成于明代,祠長40米、寬17.5米,兩邊建有“議事廳”、“-區所”、戲臺和其它配套建筑。總占地面積約為1100平方米。太湖祠主廳內的兩根楠木大柱柱圍達5.1尺,大門枋上有明太祖朱元璋
承仕宅黃山市歙縣昌溪鄉昌溪村山源村始建于清乾隆末年。是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吳承仕宅建于清乾隆年間,庭院式建筑,右側置大門,飾以磚雕門罩。進門廊為天井。左廊用隔扇拼裝為廂房。天井邊柱礎為青
昌溪忠烈廟位于昌溪鄉昌溪村,時代為明。昌溪忠烈廟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姚氏貞節坊位于昌溪鄉昌溪村,時代為清。姚氏貞節坊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民國前隸屬三十一都;民國期間,屬昌溪鄉;解放初,仍屬之,1959年隸屬昌溪管理區;1961年屬昌溪公社、1983年推行農村人民公社改革,紅心、密川、紅旗、昌源村屬之;2008年,諸村合并為昌溪村,屬昌溪鄉至今。
周邊相關:
昌溪村附近有昌溪太湖祠、吳承仕宅、昌溪忠烈廟、姚氏貞節坊、棠樾石牌坊群、徽州古城等旅游景點,有黃山毛峰、三潭枇杷、三口柑桔、歙硯、問政山筍、大方茶等特產,有黃山毛峰綠茶制作技藝、徽墨制作技藝(黃山市歙縣)、中醫診法(張一帖內科療法)、西園喉科、徽派版畫、新安醫學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