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北岸村 | 隸屬:北岸鎮 |
區劃代碼:341021102201 | 代碼前6位:341021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J |
長途區號:0559 | 郵政編碼:2427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境內有自然村北岸,因棉溪河(華源河)經村東往西,輾轉南流,舊稱北溪,南宋寶祐末吳趙奠基之北岸,遂為村名,故得名北岸村村民委員會。
基本介紹:
北岸村隸屬黃山市歙縣東南部的北岸鎮,距北岸鎮政府所在地大阜不到1公里,距歙縣縣城僅18公里,自古以來就是徽杭線上的交通要道。
地形氣候
以中低山和丘陵地貌為主,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為北岸鎮耕地、林地的主要集中地之一,糧食基本實現自給,勞動力資源豐富。
歷史淵源
華源河流經北岸地段,因此古人稱之為“北溪河”,河的南岸大阜橋(原名衍慶橋),北邊即是“延陵北溪”,因此稱之為“北岸”。北岸包括“衍慶村”,即現在的阜東村“下行、橋頭組”,北岸村在解放前曾劃為四大村,即“鄉賢村”—南村、前壩,“謙安村”—社屋前、十
榮譽排行:
2023年5月,北岸村方村中心村被批準為2023年度美麗鄉村省級中心村。
2023年4月,安徽省農業農村廳認定北岸村為2023年度安徽省美麗宜居村莊。
2021年3月,北岸村被命名為第八批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2021年1月,北岸村被認定為2020年度安徽省美麗鄉村重點示范村。
2014年11月,北岸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文化旅游:
北岸吳氏支祠位于歙縣北岸鎮北岸村,時代為清。北岸吳氏支祠被公布為黃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民國前,屬孝女鄉,三十五都。
民國時期,屬民德鄉。
解放初,仍之。
1952年置北岸鄉,北岸村屬之。
1961年成立北岸公社,1983年公社改鄉,屬之。
1992年,白楊鄉、北岸鄉合并組成北岸鎮。
北岸村屬之。
周邊相關:
北岸村附近有北岸吳氏支祠、棠樾石牌坊群、徽州古城、雄村景區、新安江山水畫廊、鮑家花園等旅游景點,有黃山毛峰、三潭枇杷、三口柑桔、歙硯、問政山筍、大方茶等特產,有黃山毛峰綠茶制作技藝、徽墨制作技藝(黃山市歙縣)、中醫診法(張一帖內科療法)、西園喉科、徽派版畫、新安醫學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