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革貪村 | 隸屬:無城鎮 |
區劃代碼:340225100210 | 代碼前6位:340225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B |
長途區號:0553 | 郵政編碼:2383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曾用名隔灘,早先此地居住著左、華兩大姓,中間隔著一個灘,后左、華兩姓同敗,更名為革貪。
基本介紹:
革貪村位于無城北郊10公里處,地處無為縣第二大圩三閘圩腹地,無倉路連接縣城。我村是一個農業村,面積7.2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724畝,總戶數968戶,總人口4037人,共有17個自然村28個村民組。革貪村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村內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面資源豐富,現有可養水面1000余畝,各類魚塘星羅棋布。農作物主要有水稻、棉花、油料等,其中經濟作物甘蔗、乳瓜,菩薺已成為我村的優勢產品,大棚養花生產已形成規模,畜禽養殖業穩步發展。村企業特別是個體私營企業蓬勃發展。
村現有小學1所,且村村通程控電話,通水泥路。
革貪村黨總支于2006年5月由原革貪村黨總支和南莊村黨支部、
榮譽排行:
2021年3月,革貪村被命名為第八批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2021年1月,革貪村被認定為2020年度安徽省美麗鄉村重點示范村。
歷史沿革:
1949年前名為葛灘村,1949前曾屬趙巷、大陳鄉。
1958年人民公社化運動后,名為倉頭人民公社葛灘大隊,1964年改名為倉頭人民公社革貪大隊。
1984年更名為倉頭鎮革貪村民委員會。
2006年由南莊、高褶、革貪村民委員會合并為革貪村民委員會,隸屬于無城鎮,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革貪村附近有紅色山水澗風景區、無為縣米公祠、天井山國家森林公園、泊山洞景區、青苔洞、黃金塔等旅游景點,有無為板鴨、無為螃蟹、無為草龜、剔墨紗燈、鑫馬珠寶、無為紗燈等特產,有無為魚燈、無為剔墨紗燈技藝、無為板鴨制作技藝、陡崗板龍燈、無為民歌等民俗文化。
區劃:安徽省·蕪湖市·無為市·無城鎮·革貪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