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白沙村 | 隸屬:小池鎮 |
區劃代碼:340825103206 | 代碼前6位:340825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H |
長途區號:0556 | 郵政編碼:246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白沙村由原小池鎮東畈村、方龍村合并,通過二村的村民代表大會討論,由于原來兩村均屬于老白沙公社管轄,因此得名白沙村。
基本介紹:
白沙村屬于太湖縣東大門。由原東坂、方龍村合并而成。東與潛山縣接壤,西接小池鎮集鎮區,南北分別與中心村,紅旗村毗鄰,合九鐵路穿境而過。105國道橫貫東西,白石公路貫穿南北。全村現有32個村名組,總人口3529人,總面積10500.30畝,其中耕地面積3982.10畝,林地3051.30畝,水面208.30畝。農作物以水稻、油菜為主。個體企業發展迅速,現有養殖大戶12家,30人以上企業5家,10人以上加工企業7家。白沙村現有兩個黨支部——方龍支部和東坂支部,有7個黨小組,黨員111人(其中預備黨員6名)。
白沙村與銀山村、中心村、紅旗村、白廟村、石霞村、方興村、紅星村、百鳴村、海會村、天龍村、楓鋪村、小池村、振東社區、新華村相鄰。
文化旅游:
白沙中學舊址(何氏宗祠)位于太湖縣小池鎮白沙村,年代為清。2017年9月22日,白沙中學舊址(何氏宗祠)被公布為安慶市第七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1961年為方龍大隊、東畈大隊,屬白銀人民公社委員會管轄;1984年為方龍村、東畈村,屬白銀鄉人民政府管轄;1992年撤區并鄉建鎮,屬小池鎮人民政府管轄;2005年村級調整,方龍村、東畈村合并后命名為白沙村村民委員會,屬小池鎮人民政府管轄至今。
周邊相關:
白沙村附近有白沙中學舊址(何氏宗祠)、安慶市五千年文博園、花亭湖、趙樸初公園、蔡家畈古建筑群、太湖海會寺等旅游景點,有花亭湖鳙魚、天華谷尖、太湖黃牛、太湖六白豬、太湖鳙魚、二祖禪茶等特產,有太湖曲子戲、羅漢除柳、花梆舞、黃梅戲、岳西高腔等民俗文化。
區劃:安徽省·安慶市·太湖縣·小池鎮·白沙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