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劉協村 | 隸屬:原墻鎮 |
區劃代碼:341222104201 | 代碼前6位:341222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K |
長途區號:0558 | 郵政編碼:236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傳為白蓮教首領劉之協出生地,以人名命名,故得名劉協村,村委會駐該地,故名。
劉之協(1740年-1800年),太和縣(今屬安徽省)原香集人。混元教(白蓮教的支派)主劉松的弟子。清中期農民起義白蓮教首領。 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劉之協師傅師劉松策劃起義,事泄被捕,發配隆德。其繼師掌教,數年間,徒眾遍布豫、鄂、…… 劉之協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劉協村位于原墻集西北2.5公里處,村名源于白蓮教首領劉之協而得名。該村于06年8月由原劉協村、任莊村、桃園村三村合并而成。現轄22個自然村,7869口人,耕地近8000畝,面積7.6平方公里。村莊布點規劃后轄1個中心村、6 個居民點。該村有黨員135人,設1個黨總支、3個黨支部,現有村總支成員6名,村委會籌備組成員7名(交差4名),村計生專干3名,村民組長20名。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以外出務工收入為主,養殖種植業收入為輔,特別是從事打燒餅等餐飲服務業人員占外出務工人員的80%以上,有的承辦了大中專院校食堂,有的辦起了餐飲連鎖店,也使得“原墻燒餅”香飄全國,僅此項收入年人均高達5萬元,使廣大農民成了
榮譽排行:
2021年1月,劉協村被認定為2020年度安徽省美麗鄉村示范村。
歷史沿革:
1958年屬于名利公社,1983年建劉協村委會,屬于原墻區名利鄉,1994年撤區并鄉由名利鄉并入原墻鎮,由劉協村委會、張丹村委會合并命名為劉協村委會,由桃園村委會與高莊村委會合并稱桃園村委會,由任楊村委會與劉淺村委會合并稱任莊村委會。
2006年10月村級規模調整時撤銷桃園、任莊、劉協3村委會并稱今名,駐劉協莊。
周邊相關:
劉協村附近有太和嘉年華游樂園、太和文廟、太和溫泉度假村、太和沙潁河國家濕地公園、太和縣革命烈士紀念館、徐氏宗祠暨楊虎城在太和故居等旅游景點,有李興桔梗、太和貢椿、太和板面、太和桔梗、太和櫻桃、太和餛飩等特產,有太和獅子燈、太和清音、太和泥塑、太和剪紙、細陽刺繡、墳臺嗩吶等民俗文化。
劉之協(1740年-1800年),太和縣(今屬安徽省)原香集人。混元教(白蓮教的支派)主劉松的弟子。清中期農民起義白蓮教首領。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劉之協師傅師劉松策劃起義,事泄被捕,發配隆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