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碎石村 | 隸屬:許嶺鎮 |
區劃代碼:340826103204 | 代碼前6位:340826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H |
長途區號:0556 | 郵政編碼:246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碎石,指其境內有自然村碎石嶺,村建在嶺上,嶺多砂礫鵝卵碎石,取其前兩字命名。
基本介紹:
碎石村概況
村由原周民、碎石、張屋三個村于2005年合拼而成,位于許嶺鎮西南部,滴元公路穿境而過,兩面環水;國土面積10.5平方公里,全村下;轄40個村民小組,3768人,1018戶;耕地面積6898畝;水田3988.74畝;旱地2909.26畝;山場1012畝,油菜種植面積110畝;可養水面1118畝;村地處沿湖丘陵地帶;土地水面資源豐富;主要經濟作物有油料、棉花、芝麻、黑瓜子;糧食作水稻,小麥;規模養殖剛剛起步碎石堰精養魚池,160畝,年產鮮魚5.1萬公斤,又是遠近文明的垂釣場所;畜牧養殖是我村特色;以援源畜業專業合作社為龍頭,以點帶面,加農戶模式進行科學管理;年出欄商品豬500
歷史沿革:
解放初屬滴露鄉;1958年9月設碎石大隊、張屋大隊、周民大隊,屬碎石公社;1984年3月公社改鄉,大隊改村,設碎石村、張屋村、周民村,屬碎石鄉;1992年2月撤區并鄉,劃入許嶺鎮;2004年周民村與張屋村并入碎石村,屬許嶺鎮,地名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碎石村附近有石蓮洞、白崖寨、小孤山、九井溝旅游景區、陽河湖群省級自然保護區、廖河戲臺等旅游景點,有黃湖大閘蟹、宿松香芽、皖蜀春酒、柳溪玉葉、宿松蕨菜、馬陵瓜子等特產,有文南詞、小孤山傳說、許嶺燈會、宿松民歌、九井溝傳說、程嶺大鼓書等民俗文化。
區劃:安徽省·安慶市·宿松縣·許嶺鎮·碎石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