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謝埠村 | 隸屬:茶庵鎮 |
區劃代碼:340422113205 | 代碼前6位:340422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D |
長途區號:0554 | 郵政編碼:237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其謝姓居民較多,且緊靠渡口碼頭,得名謝埠店,又因村委會駐地于此,故得名謝埠村村民委員會。
基本介紹:
一、地理位置。謝埠村位于壽縣茶庵鎮西南,與六安市金安區馬頭鎮交界,呈半丘陵地勢,瓦西干渠貫穿全村境內,水源豐富,自然環境優美,地理條件優越。
二、基本情況。全村共有黨員104人,轄2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100余人。耕地面積占4150畝,退耕還林面積達880畝,實現了村前屋后林蔭覆蓋,農田林網已成格局。全村共有4處養殖基地和1處科技示范園。此外,全村外出務工人員較多,每年總計匯入家里800萬元,全村年人均收入達4000元。
積極開展各項民生工程。我村大力普及九年義務教育,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大大降低了文盲比重,有效提高了村民的文化修養和社會競爭力,在發展經
歷史沿革:
約在唐朝后期,名為謝府,到清朝后期撤府,設為謝埠村;1949年廢除保甲制,謝埠村歸眾興民主政府;1955年分為謝埠、余崗、李圩三個初級社;1956年成立謝埠高級社;1958年10月政社合一,成立了謝埠公社,謝埠大隊,余崗大隊歸謝埠人民公社管轄;1983年8月謝埠大隊改為謝埠村,余崗大隊改為余崗村;1992年撤區并鄉,謝埠鄉與茶庵鄉合并,隸屬茶庵鄉;1998年鄉改鎮,隸屬茶庵鎮;2007年余崗村并入
周邊相關:
謝埠村附近有安徽楚文化博物館、壽縣古城暨八公山風景區、壽縣清真寺、壽縣孔廟、壽縣報恩寺、孫叔敖紀念館等旅游景點,有八公山豆腐、壽縣“大救駕”、廷龍瓜子、安農水蜜桃、壽州香草、壽縣草莓等特產,有肘閣抬閣(淮南市壽縣)、豆腐傳統制作技藝(六安市壽縣)、肘歌抬歌(淮南市壽縣)、壽州鑼鼓、大救駕制作工藝、壽州大鼓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