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觀音村 | 隸屬:安豐鎮 |
區劃代碼:340422111211 | 代碼前6位:340422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D |
長途區號:0554 | 郵政編碼:237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境內有村莊觀音寺,此處古有觀音寺,后建村,故得名觀音村村民委員會。
基本介紹:
安豐鎮觀音村于2007年9月村級區劃調整后,由原槐店、觀音和汪廟三村合并而成的新村,人口6050人,土地面積7850.6畝。為貫徹黨的-,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結合觀音村的實際,制定本規劃。
一、指導思想
按照中央“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體要求,本著因地制宜的方針和突出亮點全面發展的思路,努力爭取縣、鎮和社會各個方面的支持,形成整體推進的建設格局。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村“兩委”班子將帶領群眾凝心聚力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積極調動農民群眾的建設熱情,發揮
歷史沿革:
原為觀音大隊,屬楊仙公社;1983年大隊改村,為觀音村,屬楊仙鄉;1992年楊仙鄉并入荊塘鄉,屬荊塘鄉;1996年荊塘鄉改為楊仙鎮,屬楊仙鎮;2004年楊仙鎮并入安豐鎮,屬安豐鎮;2007年汪廟村、槐店村、觀音村合并為觀音村,屬安豐鎮至今。
周邊相關:
觀音村附近有安徽楚文化博物館、壽縣古城暨八公山風景區、壽縣清真寺、壽縣孔廟、壽縣報恩寺、孫叔敖紀念館等旅游景點,有八公山豆腐、壽縣“大救駕”、廷龍瓜子、安農水蜜桃、壽州香草、壽縣草莓等特產,有肘閣抬閣(淮南市壽縣)、豆腐傳統制作技藝(六安市壽縣)、肘歌抬歌(淮南市壽縣)、壽州鑼鼓、大救駕制作工藝、壽州大鼓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