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時西村 | 隸屬:時村鎮 |
區劃代碼:341302107209 | 代碼前6位:341302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L |
長途區號:0557 | 郵政編碼:23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以村委會駐地而命名,時西村位于時村鎮西3.5千米,更名為時西村。
基本介紹:
時西村位于時村鎮政府的西南部,距鎮區1.5公里,北靠股河,南靠濉河,302省道橫穿境內,西面與桃溝鄉接壤。現任人口2784人,一個黨總支,兩個黨支部,64名黨員,9個自然莊,11個生產組,耕地面積205公頃。
時西村土勢平坦,物產豐富,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豆、玉米,特色經濟作物主要有大棚蔬菜及四合支部的大棚西瓜。時西村有種植蔬菜傳統,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逐步推廣大棚種植,現有大棚蔬菜500畝,大棚西瓜300畝,產品不僅供應本地市場,同時,還遠銷江蘇、河南等地,村內有經紀人15個,專門從事蔬菜促銷工作,時西村水源充沛,對農業生產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改革開放三十年,時西村的村容村貌有很大的
歷史沿革:
人民公社時期名稱為時西大隊,1980年由時西大隊更名為時西村民委員會,名稱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時西村附近有宿州市博物館、新汴河水利風景區、涉故臺(陳勝吳廣起義舊址)、宿州基督教福音堂、宿州烈士陵園〔彭雪楓紀念館〕、九女墳等旅游景點,有符離集燒雞、宿州王棗子、夾溝香稻米、宿州樂石硯、五柳蘑菇雞、欄桿牛肉等特產,有花鼓戲(宿州市)、埇橋馬戲、淮北梆子戲(宿州市)、宿州樂石硯制作技藝、符離集燒雞制作技藝、埇橋嗩吶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