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崔倉村 | 隸屬:油壩鄉 |
區劃代碼:340824201205 | 代碼前6位:340824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H |
長途區號:0556 | 郵政編碼:246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崔倉”名,來由有兩種說法:(1)據說古一崔姓靠擺渡為生,船倉就是他的家,故名崔家倉,后延為“崔倉”地名。(2)據說唐朝年間崔姓人移居此地,樂善好施,給當地軍隊送糧食上千擔,故名崔家倉,后簡稱為“崔倉”。
基本介紹:
崔倉村東南端與懷寧縣平山鎮接壤,西邊與本縣王河鎮交界,以潛水為界,與1957年成立行政村,村村通工程正在實施中,交通便利。村設有黨支部一個,黨小組3個,目前有黨員43名。全村共有38個村民組,568戶,總人口2400人,其中勞動力1200人,外出務工經商750人。共有耕地2500畝,人均面積1畝,林地1100畝,農業產值250萬元,人均收入3000元。村集體經濟較薄弱,主導產業水稻、棉花,養殖業。村內有水稻生產、棉花、瓜蔞種植、綠頭野鴨養殖基地,都有一定規模。
村有線電視已覆蓋80%,電話410部,購大小農用運輸車10輛,有小轎車12部,大型農機一臺,小型農機52臺,自來水入戶
歷史沿革:
唐朝年間叫崔家倉。
1949年后隸屬油壩公社崔倉大隊,1984年改鄉建制油壩公社崔倉大隊改為油壩鄉崔倉村,2005年并村保留,地名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崔倉村附近有天柱山、天龍關景區、白馬潭生態旅游景區、潛山山谷流泉文化園景區、天仙峽景區、野雞灣等旅游景點,有天柱山瓜蔞籽、天柱劍毫茶、潛山舒席、天柱山瓜簍籽、雪湖貢藕、天柱山石耳等特產,有桑皮紙制作技藝、十二月花神、孔雀東南飛傳說(安徽省潛山縣)、潛山彈腔、王河舒席工藝、天柱山瓜蔞籽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
區劃:安徽省·安慶市·潛山市·油壩鄉·崔倉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