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龍潭村 | 隸屬:龍潭鄉 |
區劃代碼:340824202201 | 代碼前6位:340824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H |
長途區號:0556 | 郵政編碼:246000 |
城鄉分類:鄉中心區 | 分類代碼:210 |
地名由來:
“龍潭”,意為傳說中有一條龍為干旱地區的村民下了一場雨后形成一潭深水。
基本介紹:
龍潭村由原來的龍潭、森華兩村合并而成,村域面積18平方公里,東臨皖水、南靠天柱山、西與水吼鎮和平村毗連、北與槎水鎮雙廟村為鄰,距縣城二十五公里。全村轄二十六個村民組,720戶,2600余人。耕地面積800余畝,山場總面積23000畝,其中村林場600畝。全村毛竹資源豐富,被安徽省林業廳授予“萬畝竹海”之稱。全村水資源豐富,90%的群眾都裝上了清澈、安全衛生的自來水。雷公井二級站、九井崗、一河、江河電站均落戶該村,全村有八臺變壓器,豐富的電力資源為農戶和企業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全村有規模從二十幾萬至百萬元元竹制品加工企業十余家,極大緩解了富余勞動力就業壓力。
這里人杰地靈、四季分明、
榮譽排行:
2019年6月,龍潭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文化旅游:
黃家老屋位于龍潭村下街組,建在龍潭河右側河谷臺地上,背山面水,坐西朝東,面闊24.60米,通進深37.80米,建筑面積約997平方米。屋前原為一條石板路,是舊時的通商要道,所以屋子前幢外檐采
龍潭楊大屋位于龍潭鄉龍潭村大屋組。老屋前址為蘇家一位有錢財的綽號叫“蘇百萬”的人所有,明未因遭兵火燒毀被棄置,后由楊氏七世祖光宗公的第四個兒子楊大賓建于清代乾隆中期,占地4.07公頃,建筑面
歷史沿革:
1958年為龍潭大隊,屬龍潭公社,1984年4月公社改為鄉建制,龍潭大隊改為龍潭村,2005年將森華村建制并入龍潭村,設立新的龍潭村村民委員會,地名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龍潭村附近有天柱山、天龍關景區、白馬潭生態旅游景區、潛山山谷流泉文化園景區、天仙峽景區、野雞灣等旅游景點,有天柱山瓜蔞籽、天柱劍毫茶、潛山舒席、天柱山瓜簍籽、雪湖貢藕、天柱山石耳等特產,有桑皮紙制作技藝、十二月花神、孔雀東南飛傳說(安徽省潛山縣)、潛山彈腔、王河舒席工藝、天柱山瓜蔞籽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