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石口村 | 隸屬:中溪鎮 |
區劃代碼:341881102200 | 代碼前6位:341881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P |
長途區號:0563 | 郵政編碼:242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地處兩石山之口,故名石口村。村委會駐地于此,故得名石口村村民委員會。
基本介紹:
石口村位于中溪鎮西北部,原省道橫貫其中,寧墩河與東津河交匯處,西南與中溪村接壤,東北與梅林鎮相鄰,面積43平方公里,自歷史以來為水陸交通要道,明朝時為樂山府,原石口鎮為寧國市第一批建制鎮。石口黨總支下設紅橋、石口、蘆溪三個黨支部,共有149名黨員。
石口村下轄43個村民組,5186人,山場6萬余畝,耕地3800余畝。紅橋糧食自給工程為安徽省重點項目,沿路千畝元竹成為東津河綠色長廊。聞名寧國市的山東古寺就座落在我村蘆溪,相傳宋朝皇上封為“定光佛”,法號“崇鎬”的高僧正是出家于山東寺,現存的“白枝掃地、鐵樹開花、楓樹搭橋、栗樹搭傘”等風景古樹是當年的崇鎬親手所栽,吳越古道依稀可辨,旅游開
榮譽排行:
2023年4月,安徽省農業農村廳認定石口村為2023年度安徽省美麗宜居村莊。
2020年2月,石口村被認定為2019年度第二批安徽省美麗鄉村重點示范村。
2019年12月,石口村入選2019年度安徽省森林村莊。
歷史沿革:
明嘉靖三十二年岳山巡檢司移于此地。
明代設石口市,清代設岳山鎮(明清時屬蘆城鄉六都、慕信鄉十都)。
解放初設岳山、玉虹、蘆溪3村。
1952年,置石口鄉,石口村屬之;置紅廟鄉,紅廟村屬之;置蘆溪鄉,蘆溪村屬之。
1958年并入梅林公社,有石建、紅橋兩大隊。
1961年成立石口公社,1983年公社改鄉改稱石口鄉,諸村皆屬之;1984年10月改為石口鎮,2001年石口村劃入中溪鎮;2005年紅廟村、蘆溪村并入石
周邊相關:
石口村附近有恩龍世界木屋村、青龍灣生態度假區、寧國市山門景區、夏霖九天銀瀑、恩龍山莊、寧國自然保護區等旅游景點,有黃花云尖、寧國山核桃、宣城鐵皮石斛、寧國牡丹、寧前胡、寧國筍干等特產,有畬族婚嫁習俗、云梯畬族民歌、寧國龍窯制陶技藝、紅曲酒釀造技藝、寧國竹畫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