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鐵拐村 | 隸屬:弋江鎮 |
區劃代碼:340223102206 | 代碼前6位:340223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B |
長途區號:0553 | 郵政編碼:241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孤峰河縱穿本區域是當地古老的重要河流。古時河面較寬,渡船是唯一的途中交通樞紐,在河水泛濫時常常發生事故。傳說在歷史上地方興建了一座石橋,竣工當天旁晚時分來了一名手杵拐杖的叫花子要通過該橋,由于古時封建迷信,不到黃道吉日是不可剪彩通行的,更何況此人縫頭垢面衣裳不整不圖吉利,不給通行。乞丐說了許多好話并表態:貼著新橋最邊沿過去到對岸人家討口晚飯吃,無奈守衛放行了。第二年梅雨季節河水泛濫石橋受到極大創傷,只留下乞丐曾經走過的一則邊沿依然留存。大家細分析最后結論:是八仙中的“鐵拐李”當年光顧了此橋,留下足跡。將該橋取名“鐵拐橋”,邊近村莊也稱為:鐵拐橋。是村部所在地,故稱為:“鐵拐村”。
基本介紹:
鐵拐村位于弋江鎮西南部,距縣城15公里,距鎮政府6公里,南與涇縣昌橋鎮,西與本縣籍山鎮接壤,由灣溪、鐵拐兩村合并組成,全村總人口4047人,總戶數1184戶,轄19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3454畝,林場860畝。設黨總支1個,黨支部2個,黨員81人,流動黨員4人。
該村工業基礎歷來薄弱,只有雙益糧油加工廠和灣溪精米加工廠等少數私人企業,且規模都不大,屬于粗放型經營,傳統農業主要以水稻、小麥、油菜、棉花、煙草等作物為主。今年來修建了3400長的水泥路,修建了三座大橋,進行了改水改廁工作,村容村貌不斷改善。
鐵拐村與紫溪村、蒲西村、新陶村、竟河村、合義村、姚義村、塘南村、柿壩村、上洲村、五一村、奚灘村、鐘塘村、四連村、鳳洲村相鄰。
歷史沿革:
1949年8月屬奚灘行政村;1952年劃鄉建政屬奚灘鄉;1958年屬奚灘大隊;1961年后建鐵拐大隊,屬奚灘公社;1984年改大隊為村民委員會;2000年5月后改為奚灘鄉鐵拐村村民委員會,2003年10月區劃調整為弋江鎮鐵拐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鐵拐村附近有大浦鄉村世界、丫山花海石林、小格里森林公園、烏霞洞、牯牛山城址、奎湖等旅游景點,有南陵圩豬、南陵大米、丫山丹皮、奎湖鳙魚、南陵紫云英弋江籽、奎湖漂魚等特產,有南陵目連戲、大王沖佛香制作技藝、十獸燈、送春、丫山藕糖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