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杭頭社區 | 隸屬:白湖鎮 |
區劃代碼:340124110004 | 代碼前6位:340124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皖A |
長途區號:0551 | 郵政編碼:2315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管轄區域內原有杭頭自然村,且此地原有人渡,名為航渡,后諧音“杭頭”,得名杭頭,且村委會駐地于此,故得名杭頭村村民委員會。
基本介紹:
杭頭村地處白湖鎮東南部,在楊柳圩中部,東鄰西城村,南與青簾村相接,西靠吳渡村邊界,北與梅山村相連,村地域面積9.6平
方公里,耕地面積6693畝,人口5600人。村現有黨員136名,村成立黨總支:下設三個黨支部,村級組織班子6人,總支書記;村主
任;文書;營長;專干;婦干各一名。現有村級活動場所簡易磚瓦結構房6間,約250平方米 (其中黨員活動室90平方米);我村主導
產業以水稻為主,并兼營荸薺、芡實、水產經濟作物為輔。村集體只有106畝低洼耕地面積,年承包額15800元收入,其他收入一無所
有,導致村級貧窮的主要原因。
杭頭社區與楊柳村、西城村、順港村、白湖社區、梅山社區、白湖村、國安村、六崗村、吳渡村、孫咀村、青簾村、陶沖村、泉水村、毛咀村相鄰。
榮譽排行:
2013年1月,杭頭社區被認定為2012年合肥市“一村一品”專業示范村,主打主品:芡實。
歷史沿革:
民國21年(1932)廢地總制、推行保甲制;1961年成立生產大隊,隸屬于楊柳公社;1968年至1979年為革命委員會;1980年取消革命委員會,仍稱杭頭生產大隊;1984年改為杭頭村;隸屬于原缺口區楊柳鄉;1992年撤區并鄉隸屬于楊柳鄉;2005年7月杭頭村隨楊柳鄉并入白湖鎮;同年年底何楊村與杭頭村合并為杭頭村,根據廬政秘【2017】183號文件于2017年由村民委員會改為居民委員會,隸屬于白湖
周邊相關:
杭頭社區附近有冶父山風景區、金孔雀溫泉旅游度假村、繡溪公園、孫立人故居、西梁山、武壯公祠等旅游景點,有楊柳荸薺、白云春毫、黃陂湖大閘蟹、廬江花香藕、廬江小紅頭、廬江礬石等特產,有傳統鉀明礬制作技藝、巢湖民歌、廬劇、紙箋加工技藝、肥東洋蛇燈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