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靈璧縣 | 隸屬:宿州市 |
區劃代碼:341323 | 代碼前6位:341323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縣 | 車牌代碼:皖L |
長途區號:0557 | 郵政編碼:234000 |
轄區面積:約212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97.47萬人 |
人口密度:約45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9個鎮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靈城鎮 | 18.36萬人 | 12.25km2 | 靈城鎮為靈璧縣委、縣政府所在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城區面積12.25平方公里。現有人口58428人,其中農業人口10036人,轄9個行政村和…[詳細] |
韋集鎮 | 3.72萬人 | 150km2 | 韋集鎮與泗縣、五河、固鎮三縣接壤,位于靈璧縣東南部,全鎮23個行政村,280個村民組,9262戶,49017人,106813畝耕地。著名的垓下古戰場就…[詳細] |
黃灣鎮 | 3.46萬人 | 175.4km2 | 黃灣鎮位于靈城西南22公里處,南隔沱河與固鎮縣相望,東與該下楚漢相爭的古戰場相連,靈固路中穿而過。23個行政村(居),204個村民組,129個自然莊,…[詳細] |
婁莊鎮 | 5.63萬人 | 132.93km2 | 婁莊鎮位于靈南西部,東臨靈西鄉,南連黃灣鎮并與固鎮接壤,北傍新汴河,西瀕長集鄉及埇橋區大店鎮,素有靈璧西大門之稱,地理位置優越。303省道自東向西穿境…[詳細] |
楊疃鎮 | 5.05萬人 | 263.52km2 | 靈璧縣楊疃鎮地處靈城西北部,鎮政府距縣城15公里。全鎮總面積263.5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4萬畝。轄31個行政村,320個村民小組,189個自然莊,…[詳細] |
尹集鎮 | 4.55萬人 | 108.35km2 | 尹集鎮座落在靈璧縣城西北25公里處的奎濉河畔,總面積108、35平方公里,轄30個行政村、1個居民委員會。人口7、1萬人,擁有耕地10萬畝,奎濉河、唐…[詳細] |
澮溝鎮 | 3.37萬人 | 79.5km2 | 澮溝鎮位于靈璧縣城以北25公里,居靈璧縣中心位置。302省道從澮溝鎮中心街道穿過,與東西兩側的靈雙路、靈房路各相距8公里,南與禪堂,東與大路,西與尹集…[詳細] |
游集鎮 | 5.18萬人 | 82.21km2 | 游集鎮,位于安徽省靈璧縣靈城西北部,北接下樓鎮、南領朱集鎮、東與漁溝鎮接壤,西與宿州市埇橋區相接。鎮政府所在地距靈璧縣城40公里。
區域面積82…[詳細] |
下樓鎮 | 5.53萬人 | 119.34km2 | 下樓鎮地處靈璧北部,與江蘇徐州接壤,素有靈璧北大門之稱,北靠104國道,201省道穿鎮而過,交通便利,商賈云集,全陣20個行政村,114個自然莊,6.…[詳細] |
朝陽鎮 | 5.75萬人 | 138km2 | 朝陽鎮地處靈璧縣北部,與江蘇省部分鄉鎮接壤,北距徐州、南距靈城均為50公里,距徐州觀音機場5公里,104國道穿境而過。全鎮轄20個行政村,354個村民…[詳細] |
漁溝鎮 | 5.36萬人 | 113km2 | 漁溝,因古有釣魚臺出名,因境內磬云山盛產磬石揚名。漁溝是久負盛名的磬石之鄉,是中國四大名石之首———“靈璧石”的主產地。
漁溝地處靈璧縣東北部,…[詳細] |
高樓鎮 | 4.5萬人 | 95km2 | 高樓鎮地處蘇皖兩省交界處,是靈璧縣東北的邊陲鄉鎮,鎮政府所在地高樓集距靈城41公里,總面積9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1萬畝,境內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孟山是…[詳細] |
馮廟鎮 | 5.27萬人 | 107.9km2 | 馮廟鎮地處皖北,毗鄰江蘇。全鎮擁有8萬人口,轄18個行政村,10.4萬畝耕地。區域面積107.9平方公里,集鎮規劃面積6平方公里。鎮區常住人口2.5萬…[詳細] |
禪堂鎮 | 2.96萬人 | 56km2 | 禪堂鎮位于靈璧縣縣城北部,現轄14個村、93個自然莊,總面積9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3萬畝,總人口5.2萬人。調整后,以原禪堂鄉行政區域為禪堂鎮的行…[詳細] |
虞姬鎮 | 3.79萬人 | 83km2 | 因楚漢相爭、霸王別姬而得名的虞姬鄉位于靈城東十里,是靈璧的東大門,303省道橫穿東西。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交通便利,資源豐富。全鄉總人口4.2萬,耕地7…[詳細] |
向陽鎮 | 2.99萬人 | 114.1km2 | 向陽鎮(XiangyangZhen)
名稱來歷1968年因區劃調整,由縣政府命名,新建向陽公社,向陽鄉由此而得名,2021年4月撤鄉設鎮。
…[詳細] |
大廟鎮 | 3.66萬人 | 大廟鄉地處靈璧縣的東北角,北是高樓鎮,南為馮廟鎮,西鄰大路鄉,東同泗縣及江蘇李集接壤。靈睢路、輸油管道路、大高路3條主要公路貫穿全境,自然條件,區域…[詳細] | |
朱集鎮 | 4.99萬人 | 78.5km2 | 一、簡介
朱集鎮位于靈璧縣中部偏北,距離縣城35公里,東與漁溝鎮為鄰,南瀕拖尾河與尹集鎮相望,北依游集鎮,面積78.5平方公里。下轄13個村,鄉…[詳細] |
大路鎮 | 2.65萬人 | 22.5km2 | 2022年,大路鄉改鎮。撤銷靈璧縣大路鄉,設立靈璧縣大路鎮,以原大路鄉的行政區域為大路鎮的行政區域,大路鎮人民政府駐大路村(原大路鄉人民政府駐地)。
…[詳細] |
經濟開發區 | 3.92萬人 | 2km2 | 安徽靈璧經濟開發區(原靈璧縣工業園區 ),于2003年6月經宿州市人民政府批準啟動建設,位于靈城東南部,2006年2月經省政府批準設立,批準規劃面積2…[詳細] |
地名由來:
縣內出產磬石,磬石山在縣北七十里。“山川靈秀,有石如璧”,故名“靈璧”。
基本介紹:
靈璧縣位于淮北平原,北依徐州,南鄰蚌埠,轄區總面積2125平方公里,轄19鎮和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總人口130萬人,耕地181萬畝,連續13年保持“全省平安縣”榮譽稱號,連續三屆榮獲“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2017年榮獲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最高獎——“長安杯”,是全國生態文明先進縣、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全國農田水利建設先進縣、全國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試點縣,安徽省文明縣城、安徽省園林縣城,安徽省綜治模范縣、安徽省雙擁模范縣。
靈璧歷史悠久。靈璧始建于宋元祐元年(1086年),是聞名遐邇的千年古縣,“山川靈秀,有石如璧”,故名“靈璧”。這里是奇石之鄉、鐘馗故里、垓下之戰古
榮譽排行:
2024年7月,靈璧縣被確定為安徽省農業社會化服務機制創新試點縣。
2024年3月,靈璧縣被命名為第六屆安徽省文明城市。
2024年2月,靈璧縣被命名為2023年度安徽省“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市。
2023年8月,安徽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靈璧縣為2022年度安徽省衛生城鎮。
2023年8月,靈璧縣入選2023年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創建名單。
2023年2月,國家鄉村振興局發布第一批全國“一縣一品”特色文化藝術典型案例名單,靈璧縣鸕鶿捕魚民俗文化(其他類)入選。
2023年1月,靈璧縣馮廟現代農業產業園被列入為第五批安徽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名單。
2023年1月,水利部公布第五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靈璧縣入選。
2022年12月,安徽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公布安徽省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名單,靈璧縣上榜。
歷史沿革:
秦代屬泗水郡。
漢代分屬虹、谷陽、符離、夏丘、下邳諸縣領轄。
西晉屬沛國。
東晉屬陽平郡。
南北朝改陽平郡為谷陽郡。
隋初屬彭城郡,后改屬下邳郡。
唐高宗顯慶元年(656),境內分屬虹、蘄兩縣。
宋元祐元年(1086),零壁鎮從虹縣析出置零壁縣,屬宿州,縣名沿用鎮名。
元初復立靈璧縣,仍屬宿州。
清康熙六年(1667),改屬安徽省。
1912年4月,靈璧縣直屬安徽省。
1914年,屬淮泗道。
1927年,廢道,又直屬安徽
區劃: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