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馬橋村 | 隸屬:宋疃鎮 |
區劃代碼:340604101204 | 代碼前6位:340604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F |
長途區號:0561 | 郵政編碼:235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馬姓建村,村西閘河上有一石橋,稱為馬橋,故以此得名。村委會地處馬橋,負責本村村務管理,故名。
基本介紹:
馬橋村位于宋疃鎮中部,東部至新園村、北接費寨村、南連黃營村、西鄰宋疃社區。馬橋村于2007年區劃調整由原馬橋村、倉里村、務山村合并而成,總面積約10000畝,耕地8200畝, 16個村民組,人口4000余人。
馬橋村現有黨員157名,一個黨總支、三個黨支部,共有22個村民組。人口5483人,土地面積7868畝,主要以生產種植經濟作物為主,特色經濟有西 瓜、棉花和胡蘿卜。
馬橋村與和村社區、黃營村、新園村、太山社區、軍王村、古饒社區、馬場社區、費寨村、雷山社區、東風村、宋疃社區、松山社區相鄰。
榮譽排行:
2022年1月,馬橋村被命名為2021年度安徽省森林村莊。
歷史沿革:
解放后馬橋鄉設此;1961年為東風人民公社的第3、4、5營;1962年為馬橋公社馬橋大隊;1969年撤區并社時同宋疃公社合并為馬橋大公社,1980年恢復區社時又分立為閘河、宋疃、馬橋3個公社;1983年4月撤銷公社,恢復鄉鎮,為馬橋鄉馬橋村;2004年8月區劃調整,馬橋鄉并入宋疃鎮,為宋疃鎮馬橋村;2007年9月并村調整,倉里村、務山村、馬橋村合并為新的馬橋村至今。
周邊相關:
馬橋村附近有淮北南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四季榴園景區、龍脊山風景區、石山孜遺址、廻龍寺、淮北青龍寺等旅游景點,有黃營靈棗、塔山石榴、山羊板皮、和村蘋果、烈山蘋果、烈山石榴等特產,有殷派面塑、剪紙(張氏剪紙)、淮北花鼓戲、淮北大鼓、殷派面塑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