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水口鎮 | 隸屬:來安縣 |
區劃代碼:341122102 | 代碼前6位:341122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皖M |
長途區號:0550 | 郵政編碼:239000 |
轄區面積:約123.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87萬人 |
人口密度:約31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5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西王村 | ~200 | 村莊 | 西王村:由原擁東、紅土、西王3村合并而成,位于水口鎮東部,與大英鎮、汊河鎮接壤,蚌寧高速、104國道、滁六公路貫穿其中,寧洛高速出口也置于西王村之中,…[詳細] |
擁巷村 | ~201 | 村莊 | 擁巷村:位于來安縣城東南24公里處,在104國道以北,距離水口鎮政府5公里。東與西王村接壤,北鄰棗林,西靠上蔡,南接新河,擁巷村由原3個行政村合并而成…[詳細] |
新河村 | ~202 | 村莊 | 因以境內村莊小新和命名,得名新和村,后更名為新河村,故得名新河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甲埂村 | ~203 | 村莊 | 甲埂村:位于水口鎮西北部,緊鄰來安縣城,距鎮駐地6.3公里。甲埂村人口2496人,19個村民小組,678戶,土地面積近7000畝。…[詳細] |
水西村 | ~204 | 村莊 | 水西村:位于水口鎮西部,西與滁州大王街道交界,104國道、來水路穿村而過,由原水西村、高莊村合并而成,村部距鎮政府3公里。全村轄28個村民小組,143…[詳細] |
河西村 | ~205 | 村莊 | 河西村:地處滁州市東部17公里,距南京市區45公里,104國道和蚌寧高速公路貫通全境,新來河橫穿南北直達長江。…[詳細] |
渡口村 | ~206 | 村莊 | 渡口村:位于104國道南部,水口鎮西部,距水口鎮政府所在地3.5公里,18個村民組,全村人口2166人。…[詳細] |
清水村 | ~207 | 村莊 | 清水村:由原古井、清水、葉灣、周球4村合并而來,全村轄45個村民組,共1343戶,總人口5849人,耕地面積10860畝。…[詳細] |
上蔡村 | ~208 | 鎮中心區 | 上蔡村:位于水口鎮東面,104國道橫穿而過,現為水口鎮政府駐地。水口法庭、派出所、中心衛生院、政務新區先后落戶上蔡村,已有佳楓鋼構、三星寶億、迎春草席…[詳細] |
水東村 | ~209 | 鎮鄉結合區 | 水東村:位于水口鎮東部,距水口鎮政府1.5公里,耕地面積3700畝,轄19個村民組,總人口4236人。…[詳細] |
油坊村 | ~210 | 村莊 | 油坊村:位于水口鎮東北方,水武路北,全村共有村民組34個,人口4768人,土地15498畝。…[詳細] |
高隍村 | ~211 | 村莊 | 高隍村:位于水口鎮政府正北方向,南洛高速穿境而過,村部距水口鎮政府所在地約5公里,由原高隍村和張郢村二村合并而成。占地面積16.8平方公里,土地面積8…[詳細] |
棗林村 | ~212 | 村莊 | 棗林村:位于水口鎮東北方向,距水口鎮政府約8公里,由原三龍、聯合、棗林三村合并而成。占地面積19.2平方公里,土地面積11000畝,現有1053戶,3…[詳細] |
武集村 | ~213 | 村莊 | 武集村:位于水口鎮的東部,東臨獨山鄉,西鄰棗林村,南鄰雷官鎮,北鄰東岳村。武水路、武西路、武雷路通過村內,全村28個村民組,785戶,常住人口3864…[詳細] |
東岳村 | ~214 | 村莊 | 東岳村:位于水口鎮東北部,距離水口鎮15公里,武西路貫通東岳村,現有耕地面積7200畝,21個村民組,610戶,人口2160人。…[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其地勢較低,一遇洪水土地就被淹,一片汪洋,故得名。
基本介紹:
來安縣轄鎮。1949年設水口鎮,1958年成立公社,1962年改鎮。位于縣城南17公里處。面積123.5平方公里,人口3.6萬。104國道、滁(州)六(合)公路過境,水路有新來河,下抵長江。轄新莊、上蔡、水東、古井、周球、清水、葉灣、爽埂、高莊、水西、河西、永紅、羅圩、渡口、水口、八墩、擁巷、山堯、中路、紅土、新和、擁東、西玉、楊郢24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化工廠、水泥預制廠、食品加工廠、家具加工廠、繅絲廠、絲綢廠、蠶藥廠等。農業主產水稻、小麥、油菜子,特產大蒜、蠶桑。
榮譽排行:
2020年4月,水口鎮上榜第五屆安徽省文明村鎮名錄。
2015年5月,水口鎮被命名為第九批安徽省生態鄉鎮。
文化旅游:
胡松墓位于水口鎮,時代為明,類別為古墓葬,面積為11200平方米。為來安縣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公布文號為來政[1987]68號。保護范圍:墳冢以南80米,以北20米,東西各20米范圍內為保護
歷史沿革:
原屬水東大隊;1983年3月大隊改村,屬水東村至今。
曹玉模,作家、編審。1929年10月出生于本縣水口鎮。1953年開始創作并發表作品。處女作《兩朵紅花》曾獲全國青年創作獎。1956年,加入華東區上海作家協會。1957年至1979年,因“右派”問題創作
唐后啟,艦艇柴油機設計專家,教授。1925年7月出生于本縣水口鎮。中共黨員。1950年從上海同濟大學造船系畢業后,在解放軍華東軍區司令部軍事科學研究所任實習研究員,隨即參軍。歷任哈爾濱軍事學院工程系和
汪蔭德,湖南農學院農業工程系教授。1924年2月出生于本縣水口鎮。1949年7月畢業于金陵大學農學院。中共黨員。畢業后先在南京市農業學校任農機教員,后到南京華東農林干部學校任農機教員。1952年5月任
侯家祥1958年出生于來安縣水口鎮。1978年入伍,中共黨員,大學本科文化,武警廣西總隊副參謀長(副師),上校軍銜。1978年12月至1982年12月,任武警白色地區支隊戰士、文書、班長、排長。198
朱長儉1930年8月出生于來安縣水口鎮,中共黨員。1944年9月入伍,任地下交通員、通訊員、宣傳員。解放后,歷任鄉糧委、縣供銷社供銷員、副股長、地區供校辦事處生產、人事科長。1956年調中華全國供銷干
章道全,山東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山東省刑法學會副會長。1932年12月出生于本縣水口鎮。1954年畢業于上海華東政治學院,隨即留校任教。1957年以后,先后在-濟南法律學校、山東省政法干部學校、山東政法
竇祖銀,1924年4月出生于本縣水口鎮。1939年在本縣參加共產黨領導的游擊隊,不久被編入新四軍。建國前任過班長、連長等職,建國后任過營長、縣兵役局局長、縣人武部部長和解放軍江蘇省軍區鹽城軍分區副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