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村位于金寨縣雙河鎮西南部,是開國上將、全國政協原副主席洪學智將軍的出生地,村域森林覆蓋率高,山青水秀,環境優美,水面、山場、旅游等資源豐富,蠶桑、板栗等傳統產業優勢明顯。美好鄉村建設開展以來,該村挖掘本地資源優勢,創新發展理念,科學謀劃,扎實推進,初步形成了“生態宜居村莊美、興業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諧鄉風美”的秀美山村景象。
堅持規劃引領,打造生態“莊園”。堅持“科學合理、生態優先”的規劃理念,制定高標準、高品味的美好鄉村建設詳規。聘請有資質、有經驗的省級設計單位,因點制宜,突出森林覆蓋率高的特點,注重歷史延革和自然人文景觀保護,力求自然和諧,彰顯生態特色。按照“依托山水資源建設綠色美好鄉村,依托洪學智故居建設紅色美好鄉村,依托美好生態環境建設原生態美好鄉村,依托豐富資源打造富裕和諧美好鄉村”的建設思路,將規劃細化到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做到“五個一”,即一套班子,一個理事會,一張規劃圖,一本臺賬,一份計劃書,確保原生態自然環境不受破壞,著力打造“村在林中、房在景中”的生態森林莊園。
發展特色產業,打造農業“示范園”。圍繞“四有”目標,即有產業合作社、有穩健的主導產業、有規模以上產業基地、有農業龍頭企業,不斷培育特色產業,壯大主導產業。科學編制了《雙河鎮河西村產業發展五年規劃》,充分利用村域山場、水面資源豐富的優勢,通過土地流轉,實行“公司+基地+農戶”模式,發展油茶基地1000畝、中藥材基地800畝,培育養殖大戶5戶,成立專業合作社2家,走規模發展之路,農民增收進一步提高。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以學智故居和雙河道觀為依托,打造集學智故居——休閑農業觀光園——農家樂于一體的周末二日游線路,引導當地農民發展旅游服務、農家樂餐飲業等,創新增收渠道。
突出配套服務,打造秀美“家園”。今年以來,該村共整合項目資金1000萬元,其中群眾自籌資金140多萬元,重點投入到基礎設施、村莊整治、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建設,讓山更綠,水更清,路更平,村更美。一是完善基礎設施。新修水泥路8條、沙石路3條,整修當家塘10口,清理疏浚溝渠1200米,新建河堤500米;倡導農戶住房“白墻紅瓦坡頂”主體風格,改建危舊房22戶76間,整修房屋150戶,新建農民廣場、休閑中心3處;建公廁4座;建文化墻6處,安裝太陽能路燈70盞,綠化空閑地帶8000平方米。新建太陽能微動力污水處理系統1處、分散式污水處理系統9處,埋設污水分離管網近2000米,村容村貌煥然一新。二是整治人居環境。積極順應廣大農民群眾“富而思潔、富而思美”的愿望,全面開展“清潔鄉村、美化家園”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活動。劃分保潔區,明確保潔責任,聘請專職保潔人員。投入資金30萬元,建設垃圾焚燒站1處、垃圾中轉房2個、垃圾池6個,購置垃圾桶180個、手推車3輛、環衛服3套。制定理事會監督管理、村規民約、門前三包、檢查評比、保潔員職責與管理等一系列制度,為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美好鄉村提供了制度保障。三是合理配置公共服務。結合地方實際,合理配置公共服務設施,村小學、幼兒園、衛生室、便民超市、郵政所、金融服務點、公交站、垃圾收集點等配備齊全,公共服務中心、生態長廊、護欄、景觀橋、涼亭等公共設施完善,讓民眾享受更多的公共資源,讓美好鄉村建設成果惠及更多的普通群眾。
健全民主管理,打造文明“樂園”。按照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原則,選舉產生農民理事會,并充分發揮協調議事、資金籌措、工程實施與后期管理的作用,組織群眾全程參與、全程監督。以新型農民培訓為載體,全面開展以“做守法公民、建和諧家園”為主題的美好鄉村專題培訓班,著力提高農民素質。深入開展“文明示范戶”、“五好家庭”和“好媳婦”、“好婆婆”評比活動,倡導了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鄰里、家庭和諧相處的局面。挖掘民俗文化資源,培育貼近農村實際、內容積極健康的傳統文化節目,豐富群眾業余文化生活,傳承弘揚地方特色民俗文化。